•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为中医学科的未来担忧

岳毅科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06
帖子
455
获得点赞
23
声望
18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2-26 10:25 编辑


形势紧迫,时代发展速度惊人,事态瞬息万变。中国社会西学全面渗透,中医学正处在一个学术转折和学术过渡的蜕变时期,也是一个死生存亡的危急时期。中医学历经万年奠基,千年改进,百年演化,至今仍无所适从,被阴阳魔圈卡住脖子,搞得头昏目眩,始终不知如何应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也不知如何应对自身的巨大优势和致命缺陷。沦落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而眼前时时看到的死亡境地。

挥眼当今中医界:“汇通派”沉睡史册;“火神派”华山论剑;“衷中参西”派后继无人;中西医结合派深陷误区;中医现代派全面西化;中医回归派复古倒退;中医偷懒派只“治未病”;中医投机派专攻“绝症”;中医执政派养生保健;中医流亡派“足疗按摩”;中医牟名派“考古撰今”;中医牟利派编著销书;中医欣赏派风弥天下;“现代巫医派”悄然崛起。

好一幅千载难逢的景象,好一派万物消长的风光。想必不再是危言耸听,事实早已摆在大家面前而熟识。中医不是“什么都不治”,就是“什么都能治”;除了不治病,什么都会做。难得张功耀教授敢于主持正义,敢说真话,发起“万人签名书”,要求中医退出国家医疗建制!

即便仲景在世,已无颜面对这一尴尬局面,无力挽回如此不堪死局,无法指导建立“替代医学”,更无从再展雄风,夺回主流医学位置,服务70亿。

再看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人民围绕在中医这棵“枯树”赖以生存。这里不单指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人员,应包括中医机构、行政机关的党政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勤杂人员;包括百所中医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包括种植、采集药材的药农;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药材的企业人员;包括境外一百多个国家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包括中医保健、养生、推拿、按摩、刮痧、足疗从业人员,等等。更不能忽视的是,还应当包括依靠上述人员的经济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家庭老小。其总数估计,应该超过半个亿。

如此庞大的队伍,抓着一根难以救命的“枯树”。中医如果不能振兴,往后的情势已如垒卵。
由于中医的衰败,导致了西医的谬误猖獗和无法纠偏。全世界的患者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医本来完全有能力救世,但由于从业人员的愚蠢执拗和领衔人员的冥顽不灵,在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上半途而废,却走上了一条回归---不归路。

令人可惜的是:中国中医的“中西汇通”、“衷中参西”、“中西医结合”、“中医科学化、现代化”以及“中医现代高等教育”等等,百年来所走过的一切艰难道路,全都白走;千年来的一切辉煌成就,全都废弃!我们会从医疗技术领域,萎缩到“文物考古”领域,会沦落为地地道道的“啃老族”。我们别无选择地还得继续躺在《周易》、《内经》、《河图》、《洛书》等灰色竹简上,继续陶醉于阴阳八卦,继续编织“回归”之梦。这与我们过去曾陶醉于地动仪、圆周率、越王宝剑以及“四大发明”又有什么区别?我们还会继续操起精神激励法和心理安慰法的旧业。这与三千年前的“巫卜”祈祷做法,以骗人而糊口又有什么区别?

我实在不忍继续目睹眼前这一切。 二十多年来,一直为中医学科的未来担忧,也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文化性中医学让位于科学化中医学,就是中医学步入现代化并彻底打败目前西医学,重新夺回主流医学地位的出现!
 
多谢二位参与讨论!
当今时代是科学时代。无论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科学。
中医不向科学靠拢,也就是不向时代靠拢。
无论是内经、伤寒、本草,还是周易、河图、洛书,或是阴阳五行、六十四卦,都救不了中医。
唯一能救中医的,就是现代科学。
这一点,中医界很少有人知道。
 
中医发展的道路就是考古~
 
多谢二位参与讨论!
当今时代是科学时代。无论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科学。
中医不向科学靠拢,也就是不向时

文化中医人缺乏现代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4 15:15 编辑

怕,可怕的是他们总想复古倒退。
都到什么年代了?还想依靠糊弄人过日子。不愿意脚踏实地的面对医疗技术。
技术落后,向先进的学习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得把落后的东西说成是“超先进”的。
有人说,中医是成熟科学,而且2500年以前就是成熟科学。

用这个逻辑推演下去,猴子也会用草药疗病,猴子采用的一些草药,至今人类都不知道。
猴子的医术四千万年前就是成熟科学了。猴子也就是最早期的科学家了。

不能进步就得被淘汰。传统文化中医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医才能走出沼泽,走向光明。
 
挥眼当今中医界:“汇通派”沉睡史册;“火神派”华山论剑;“衷中参西”派后继无人;中西医结合派深陷误区;中医现代派全面西化;中医回归派复古倒退;中医偷懒派只“治未病”;中医投机派专攻“绝症”;中医执政派养生保健;中医流亡派“足疗按摩”;中医牟名派“考古撰今”;中医牟利派编著销书;中医欣赏派风弥天下;“现代巫医派”悄然崛起。

先生对中医现状客观而科学的论断,令在下深感佩服之至!能有您这般见识的,在本网站乃至中医学界,都绝对是屈指可数!如果能把本网站乃至全国跟您一样的“中医贤人”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庞大的中医创新学术社团,就能改变中医精英界一盘散沙和中医技术江河日下的危局!但愿有这么美好的一天来临!
 
哈哈,楼主写的好!淋漓尽致!!好文笔。
 
挥眼当今中医界:“汇通派”沉睡史册;“火神派”华山论剑;“衷中参西”派后继无人;中西医结合派深陷误

多谢魏医生对我观点的认可!

我是业外人士,正如苏东坡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魏医生为业内人士,同识庐山真面目,才真叫“难得”!本人敬佩!
中医界多一些您这样的人,少一些胡扯八道的人,中医就有希望。

中医自王清任以来,顺时代潮流而因势利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医向西学发展,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逼迫;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的迫害。
一项划时代新医学,二百年不足以论成败。
没有成功,只说明我们的科学研发能力有限,不能证明传统中医的永恒正确。
 
本帖最后由 岳毅科 于 2015-3-6 08:38 编辑

回复和赞扬!
中医已经成功的走过了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阶段,从胜利走向胜利!
最终的胜利是被共和国收编,改为官办。

六十年过去了,中医很多人都不领情,也不买账。认为官方把中医给“西化”了,迫害了。
中医应该走自己的道路。

然而,中医界又不知道中医自己的道路在哪里。也就只好沿着原先走来的道路,再走回去。
一直回到三千年前的易经时代,总算回到了起点和源头。

尚需再走一遭春秋、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
这一路走来,或许还得三千年。
 
担忧之后请出妙策!

多谢先生!
在妙手面前安敢妄谈妙策。谈一点拙见还到可以。

近几年来一直在网上学习,去年开始参与网友讨论。
倒是看到了一些问题。
1、中医现代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2、中医科学研发与临床脱节;
3、中医传统临床学普通技术已经过时,而高端技术无法普及;
4、中医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研究无法应用;
5、中医现代创新思维受到禁锢;创新派与传统派一样,都是围着古人画的圈圈打转转。

现代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已有学科数千门。还没有一门是中国人创出来的。
由此可见,科学创造的思维能力,中国人并不擅长。
也就阻碍了中医学现时代的推进和发展。

要解决中医问题,首先不是在医学上,而是指思维上。
有两个流传故事,供大家参考。
一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一是哥伦布立鸡蛋的故事。

结论是:不破不立。
什么都不舍得丢掉,也就什么都不可能获得。
 
科学化中医学出现!

科学化中医学出现!
支持李医生对中医理论进行革命性解释 !
中医的科学化是历史的必然,文盲科盲主宰中医学的时代即将过去。
中医学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这个划时代的人物也即将出现。
 
多谢唐宋元明清先生的回复和赞扬!
中医已经成功的走过了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阶段,从

这次再走比起三千年前可要难的多了,能不能走还不知道哪,国家政策,经济的驱使,药物的种植,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医未来的发展,现在天然的药物几乎要灭绝了,真正能塌下心研究的也不多了,确实让人担忧。
 
这次再走比起三千年前可要难的多了,能不能走还不知道哪,国家政策,经济的驱使,药物的种植,等等都直接

我感觉当今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把健康人打成成亚健康人吃中药,就是对中草药资源,尤其是名贵、天然中草药资源的一种浪费。
应该把有医疗价值的中草药留给最需要医治的患者,要珍惜草药资源,而不是把宝贵的资源随便让健康人群给糟蹋了。
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的天然草药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药物,只有对病人才起作用,对于健康人没有作用。健康人不需要用药。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估计是大家看病的技术都不行了,也没有病人用药了。为了生存,才启动养生保健治未病运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