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0
- 帖子
- 3082
- 获得点赞
- 352
- 声望
- 83
敢问路在何方,中医行
在中医圈子的这些年,老马身边有很多中医从业者,爱好者。
平日里经常会一起交流,大家普遍困惑的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良医?
讲真,老马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在中医这条路上,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且只能自己走,任何人替代不了。
可以说,学习实践中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西天取经。
虽然困难重重,但老马有六字真言:“心性,方向,实践”。
这六个字,会帮助大家走到最后。
心性
一,中医,初心是治病救人,医者,要先发大愿,从内心深处想要去解决患者病痛。
以此为根基,才有学习的原动力。
二,中医的大忌是浮躁,如果心不够静,始终是飘的状态,是不可能学到真本事的。
静才能生慧,开悟。
三,医学无国界,不分中西,不分派别。
要有广阔的心胸,只要是临床上真正对病人有用的,就可以学。
四,德在术前,医德决定着医术的上限。
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修行中医,不是看谁学的快,而是看谁学的长久,谁能多年如一日深耕不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方向
一,选择的方向大于本身的努力。
中医这个圈子内,实际临床效果不是看头衔,学历。
我见过很多中医读到博士的,寻常的感冒发烧都解决不了,压根儿就是门外汉。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笨吗?我看不见得。
个人认为,是最开始的方向出了问题,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时间久了,偏离轨道越来越远,陷的也越来越深。
想要再回头,说实话,难度很大。
二,中医这条路的地图,到底是什么?
老马结合自身行医经历,给大家画一画:
第一站:《伤寒论》
对,没错,最基础的不是所谓的学校课本上的中基,中诊等被硬生生割裂的内容。而是这本东汉时期的中医经典。
伤寒论教给大家的,其实也不是398条文和113张处方,而是这些条文处方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人体问题的核心框架。
这就相当于身体的骨架,有了这个,身体的血肉才能固定的住,不然就是个散架子。
第二站:《金匮要略》
这个和伤寒论原本是一本书,被后人给分成了两本。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站:《神农本草经》
这本经典是讲药物功效的。直接看,虽然字也认识,意思也懂,但其实还是不懂。
为什么?
因为这本书,是直接告诉你药物功效和结果的,而不去告诉你这些功效具体是怎么运用的。
那得来这个结果的过程又在哪儿?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两本书钻研透彻了,《神农本草经》会自动成为你的药物类别功效查询工具书。这样的话,对《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作用,就能够结合具体实践而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第四站:《黄帝内经》
她是中医的源头活水,是填充“中医道术”的血肉,里面解读人体内在运行规律的宝藏遍地都是。
前三站,踏踏实实走完,可以登堂入室,但想要再拔高,成为一名大医,《黄帝内经》是必经之路。
第五站:《温病条辨》
中医学术历代都有所发展,明末至清代的温病学,用药轻灵多变,四两拨千斤,是对《伤寒杂病论》很好的补充。
而现如今,中医界伤寒学与温病学争论不休,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这两者,本身就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内在也有着承前启后的联系。
温病学如果想学到精髓,必须有过硬的《伤寒杂病论》及《黄帝内经》的底子。
否则,很容易只学到表面,而无法真正打开温病学的大门。中医学无止境,大家一定不要有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
第六站:
《针灸甲乙经》
现在的中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药
要么是懂药不懂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针
要么是懂针不懂医
而事实上,医、药、针是一个整体,都是通过调节人体内在的运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只是手段方法不同罢了。
临床上,针药如果能相互配合,可以提高疗效,从而更好的解决患者的问题。
针灸术的源头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篇,除此之外,后世的《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也都要精读。针灸气力、指力等基本功,也要勤加练习。
老马学医至今,经历过很多坎儿,索性都一步步的迈过。
以上六站,也是我多年学医行医的总结,虽不敢说绝对正确,但也自成一脉,可供大家参详。
实践
这是老马“六字真言”的最后两个字。
中医是实践医学,临床实践才是中医的土壤。
书本是你的老师,同道是你的老师,患者,更是你的老师!
中医不是坐在办公室喝喝茶就能成大器的。
也不是坐在实验室搞搞小白鼠就能研究出名堂的。
现在的中医界,会讲的人很多,会搞科研的更多,而最最缺少的,就是真正会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治病的中医!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师”
最后,老马希望每一位中医人:
有一颗稳定的道心
看到医经医方伤温统一、针药并取得方向
有扎根实践的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马愿化身白马,在中医前行的道路上,陪伴着你,直到彼岸,修成正果。
一家之言,供参考
不当之处,请指正
在中医圈子的这些年,老马身边有很多中医从业者,爱好者。
平日里经常会一起交流,大家普遍困惑的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良医?
讲真,老马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在中医这条路上,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且只能自己走,任何人替代不了。
可以说,学习实践中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西天取经。
虽然困难重重,但老马有六字真言:“心性,方向,实践”。
这六个字,会帮助大家走到最后。
心性
一,中医,初心是治病救人,医者,要先发大愿,从内心深处想要去解决患者病痛。
以此为根基,才有学习的原动力。
二,中医的大忌是浮躁,如果心不够静,始终是飘的状态,是不可能学到真本事的。
静才能生慧,开悟。
三,医学无国界,不分中西,不分派别。
要有广阔的心胸,只要是临床上真正对病人有用的,就可以学。
四,德在术前,医德决定着医术的上限。
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修行中医,不是看谁学的快,而是看谁学的长久,谁能多年如一日深耕不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方向
一,选择的方向大于本身的努力。
中医这个圈子内,实际临床效果不是看头衔,学历。
我见过很多中医读到博士的,寻常的感冒发烧都解决不了,压根儿就是门外汉。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笨吗?我看不见得。
个人认为,是最开始的方向出了问题,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时间久了,偏离轨道越来越远,陷的也越来越深。
想要再回头,说实话,难度很大。
二,中医这条路的地图,到底是什么?
老马结合自身行医经历,给大家画一画:
第一站:《伤寒论》
对,没错,最基础的不是所谓的学校课本上的中基,中诊等被硬生生割裂的内容。而是这本东汉时期的中医经典。
伤寒论教给大家的,其实也不是398条文和113张处方,而是这些条文处方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人体问题的核心框架。
这就相当于身体的骨架,有了这个,身体的血肉才能固定的住,不然就是个散架子。
第二站:《金匮要略》
这个和伤寒论原本是一本书,被后人给分成了两本。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站:《神农本草经》
这本经典是讲药物功效的。直接看,虽然字也认识,意思也懂,但其实还是不懂。
为什么?
因为这本书,是直接告诉你药物功效和结果的,而不去告诉你这些功效具体是怎么运用的。
那得来这个结果的过程又在哪儿?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两本书钻研透彻了,《神农本草经》会自动成为你的药物类别功效查询工具书。这样的话,对《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作用,就能够结合具体实践而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第四站:《黄帝内经》
她是中医的源头活水,是填充“中医道术”的血肉,里面解读人体内在运行规律的宝藏遍地都是。
前三站,踏踏实实走完,可以登堂入室,但想要再拔高,成为一名大医,《黄帝内经》是必经之路。
第五站:《温病条辨》
中医学术历代都有所发展,明末至清代的温病学,用药轻灵多变,四两拨千斤,是对《伤寒杂病论》很好的补充。
而现如今,中医界伤寒学与温病学争论不休,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这两者,本身就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内在也有着承前启后的联系。
温病学如果想学到精髓,必须有过硬的《伤寒杂病论》及《黄帝内经》的底子。
否则,很容易只学到表面,而无法真正打开温病学的大门。中医学无止境,大家一定不要有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
第六站:
《针灸甲乙经》
现在的中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药
要么是懂药不懂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针
要么是懂针不懂医
而事实上,医、药、针是一个整体,都是通过调节人体内在的运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只是手段方法不同罢了。
临床上,针药如果能相互配合,可以提高疗效,从而更好的解决患者的问题。
针灸术的源头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篇,除此之外,后世的《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也都要精读。针灸气力、指力等基本功,也要勤加练习。
老马学医至今,经历过很多坎儿,索性都一步步的迈过。
以上六站,也是我多年学医行医的总结,虽不敢说绝对正确,但也自成一脉,可供大家参详。
实践
这是老马“六字真言”的最后两个字。
中医是实践医学,临床实践才是中医的土壤。
书本是你的老师,同道是你的老师,患者,更是你的老师!
中医不是坐在办公室喝喝茶就能成大器的。
也不是坐在实验室搞搞小白鼠就能研究出名堂的。
现在的中医界,会讲的人很多,会搞科研的更多,而最最缺少的,就是真正会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治病的中医!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师”
最后,老马希望每一位中医人:
有一颗稳定的道心
看到医经医方伤温统一、针药并取得方向
有扎根实践的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马愿化身白马,在中医前行的道路上,陪伴着你,直到彼岸,修成正果。
一家之言,供参考
不当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