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白血病一例(持续更新中)

回复 19# 悬壶先生


您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其实也是同感,可能是我没有阐述清楚.我是指从急之后要何去何从.毕竟这个年龄了,相对的病上的虚是有的,但同样还是在这个年龄,也就是根本上的虚是必然的,我之前所指的隐患,也是因为这老人家年事已高,去掉病不说,其本身也有可能存在各种不受药的情况.所以我对悬壶先生在从急之后的治疗思路上有什么打算,或者策略很感兴趣.也想对这一病症,通过与悬壶先生的交流,能得到更深的认识.
另外还请悬壶先生不要多想,虽然有些类别的医生我很不喜欢,但悬壶先生所讲之文,每每判断不离章法,有中心,有内容,不似一些狂浪之辈,有是症,用是药,却不知学以精成,治以入微.如肝之一疏有上中下三个方向,肝之一郁,又有上中下三方皆能制.固对先生赞美之言虽不曾提及,但仰慕于心却是早有之事.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此病既然以“热毒为本”,而且郁热伏于骨髓,透热转气则为当务之急,热邪透出则真阴不被继续耗损,才是病人存活的条件。所以一味“养精填髓,调补中气,培补肾气”只会热郁越来越重,直至真阴耗竭而不治。疾病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你说的“攻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于这方面,我有个想法,但未必就成熟,请悬壶先生指正.
我所谓补,是取"有"则可"耗"这样一个前提提出的,并不是一味的壮补,而是讲究一个度.因为我感觉这老人的病情也不一定就非要了命不可,如果处理得法,似乎不必在意于今年夏或明年初,因为脾胃还可以,真阴还可以生,还可以有.所以在"攻伐"上,好像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搭配,攻必有耗,那么就让这"耗",耗在咱们能补上来的范围内似乎是一条路.所以我才说先补后治,中气有补,真阴能生,只要尽量避免造成上热的虚状,同时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补阴,并借补阴去痰湿,似乎不是什么坏事,而且可以借机增其正气,也许能事半功倍.但这个度却不好掌握,需要经常随法(药或外部疗法)观察.
 
回复 21# 一脑门官司
此例从舌象、脉象以及出院诊断的其他病来看,个人认为肯定不是一个单纯伏热的问题,必有痰、湿、瘀血这些病理产物存在。患者曾因心脏原因及肺部感染而送急诊抢救过,幸好家离医院近,且抢救及时而保住一命,这应该能够说明热与痰、湿、瘀血互结逆传过心包,并影响至肺与肝胆(右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以三诊加用了一些化痰的结构。其实一诊、二诊就一直想用,但胃气及透热为当务之急,故暂时未用。
后期的治疗我的设想是,养脾阴为主,佐以化痰、除湿、凉血、化瘀。这类患者养脾阴,我有些治验,可以算是经验,可能比直接养肝、肾、胃阴更有效一些。只要透热之后,没有出现舌红苔干,脉细数这种需急救真阴的情况,养脾阴的思路就可以成立。病理产物的祛除,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需要掌握好方法和度。
以上纯属纸上谈兵,这类病人的变化往往比医生最初的设想来得快,但不妨碍医生和探讨者有些设想。
 
回复 22# 一脑门官司
你说的不无道理,而度确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但早期透热和祛除病理产物无疑是减少消耗真阴的不二法门,只有先尽量截断消耗,才能保住真阴。就温病而言,留得一分阴液,即有一线生机。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理,一是可以就前面的治疗,得出对患者体质和疾病更深入的判断;二是前人成熟的认识;三是基于前面两点,采用随证治疗的方式。
 
回复 25# 一脑门官司
原来来接我去看病的病人的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我在的某医馆的一个店员,前几日说患者状态稳定,自己走路已没有问题。据说患者不想在这个儿子处住了,已经到另外一个子女处住了,是否这些子女各自供养老人一段时间,不得而知,是否继续治疗也不得而知。过几天碰到那个店员,再问问。如果子女间抱着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思想而放弃治疗,确实可惜了。
 
昨晚一患者子女,经同学介绍,打电话来咨询。其母,50多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持续体温在38-39°多,贫血,体偏瘦,舌苔白腻,脉浮中沉均细数。虽手痒难耐,还是只有建议先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再议。
 


慢粒由于个体差异、加之治疗方法不同,使就诊后生存期长短悬殊,一般21~45.5个月,长期存活7~20年以上病例仅为少数。多因急变而病情加剧恶化,约75%~85%的慢粒在1~5年内由稳定期转入急变期,慢粒一旦急变,预后不良,半数以上病例在3~6个月内死亡,仅极个别病例能超过1年,因此急变是慢粒的终末表现。

慢粒并非由急粒缓解后转化而来,二者极为不同;急粒的预后远差于慢粒,生存期相当短——如果要接手,丑话要对家属说在头里。
 
也不好就看数据,就我所知,4项癌症合并,也有根治的,就在哈尔滨,是个民间中医给治的.
 
回复 29# gqdxk
老G分享的知识和经验很有价值,学习了。
 
郭某最近据其子介绍,大便次数偏多,其他具体情况不详,需见了病人方知。
 
这种能要命的病,多是虚实夹杂,病情复杂,五脏皆病,治疗起来的确困难,希望楼主能有所建树
 
今晚郭某四诊,纳可、消化可,从出院到现在体重有所增加,昨日停药一天,大便日二次。前数日大便每日四次,一次量多,其余几次量少。夜尿次数减少为两次。近日胸部以上觉热,时欲解衣取凉,夜晚不盗汗,眠差。口干思饮,喉中有痰,能咯出白色稠痰。舌淡苔白腻,舌边暗。左寸浮弦略数,右寸沉小滑略数;两关沉弦而大;两尺沉濡而滑。左手脉略大于右手。处方:
栀子5g、淡豆豉10g、蝉衣5g、僵蚕10g、片姜黄12g、杏仁12g、瓜壳8g、竹茹6g、藿香10g、泡参12g、扁豆30g、生谷芽20g、茯苓15g、芦茅根各20g、丹皮10g、郁金10g
青黛装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同仁堂金匮肾气丸大蜜丸,每晚1/4丸。

经上次治疗,夜尿减少,尺脉已平,可见上诊小剂量使用金匮肾气丸,有其积极意义。此次见舌苔白腻及上焦症状,可见热已透至中上焦,并以上焦症状为主。所以治疗以栀子、淡豆豉、蝉衣、僵蚕、片姜黄、杏仁继续清透;瓜壳、竹茹、郁金化心肺经之痰;稍用藿香芳化中焦;泡参、扁豆、生谷芽、茯苓、芦茅根养脾阴;丹皮、郁金凉血化瘀。
 
愚者浅见:为何不早用柴胡温胆汤加味?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个人认为此例不是单纯柴胡温胆汤为主所能解决,三诊只是权宜之计,暂用此方,目的在于结合其他方药将热透至中焦。
 
昨日获悉郭某发病前曾就夜尿频多而饮鹿血酒。
 
悬壶兄,给您的论坛消息,不知道是否已经收到?
 
5月20晚,郭某五诊,近日咳嗽,气紧,尤其夜晚两三点钟明显。胸部以上仍觉热。眼睑及面部浮肿,下肢亦肿。口干,偶尔口苦。舌淡,舌两边略暗,苔白腻。脉浮取略紧,沉取弦滑有力,左脉大于右脉;两尺尚平。处方:

麻黄5g 杏仁12g 生石膏15g 瓜壳10g 郁金10g 石菖蒲5g 青黛5g 海蛤壳10g 炒白术10g 茯苓12g 生姜3片 2剂

患者近日家中常开空调,加之胸部以上仍觉热,常袒胸取凉,故新感外寒,而脉浮取偏紧亦可证实。治疗以越婢加术汤加减,夜晚两三点钟气紧加重,考虑肝木偏旺之时,痰湿化热刑金所致,故加黛蛤散入肝胆经清热化痰,瓜壳入心、肺经化痰,郁金、菖蒲入心经化痰,防止心经痰湿瘀血化热出现急症。因舌淡及高年体质,白术、茯苓固住中焦,并能健脾除湿化饮。

5月22日晚,其子电话汇报,咳嗽、气紧、口干、口苦大为缓解,上眼皮肿消,脸部浮肿减轻明显,下肢水肿也有所缓解。嘱茯苓加至20g,另加肉桂2g、防己10g,再进一剂。
 
“近日咳嗽,气紧,尤其夜晚两三点钟明显”,此当为肝火灼肺所致,用宣肺、去痰、清肝,略佐健脾,可谓周全。上肿消而下肢未消,则重用茯苓以利水,以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更妙在加肉桂以助气化,加防己以去表湿。进退得宜,可谓精彩。

然即有肝火,肝体当不足,或可佐以生地、芍药以为兼治,一点看法,仅供大哥参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