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灭中医者,中医也! 中医三品与中医存废论

中医无存废之论,除非中国无人了,否则中医永远………
 
很不错的文章!学习了,本人在反省中····
 
写的很有道理。

粗看一下,有一点不能完全苟同。

原来学中医之前,也对鲁迅遇到的蟋蟀中医 不耻。

后来学医之后才知道,这本就是中医治疗过程中,形而上 一种思维所致。

同气相求,中药应用古时并非单以作用而论,而是 以其 药性(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以 沸水 泡之,和 升降散 等),升降出入,引药调整 人体气机,纠偏为法。

我曾查过,此蟋蟀 中医,应为 名噪一时 的 何廉臣。

人的认识 毕竟是有限的,我觉得鲁迅当时 其父究竟是何病,缘何不治?放在今日如何治疗,是否可以幸免?

乃至以后会否对成对蟋蟀做药引是否有意义有所发现,均是难题。

放在数百年前,登月就是天方夜谭的神话。当时认为是痴人说梦的呓语,而今成为了现实。

不可以鲁迅之盛名和批判,急于把这个中医目前看是可笑的处理方法踢出出去,急于切割。

须知,这也是中医的一个思考处理疾病的方法。如果不是鲁迅披露出来,大家也不会这样批评耻笑中医,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相信当时很多中医都在用。有可能经常在用。因为这是中医系统中的一种理念。不能以所谓科学观点耻笑之。

朱氏观点: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但“信理太过,而或涉于虚';西医“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但又“逐物大过,而或涉于固”。笔者深以为然。

愿与大家同探讨。
 
封建制度只所以存在了几千年,那是因为有了八股文、有科举制度,牧人术的最核心、最绝妙方法就是愚民政策!
 
中医学院培养中医掘墓人,精辟
 
教会道德,教会自强和中庸的人适合学医。
 
写得很好啊!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发扬光大。
 
点评一下。关于中医的现状,这文章能理解到这程度,相对而言已经很深刻了。就是中医三品,比较肤浅。中医确实分三品,上品,气;中品,针;中品,药,下品。气,乃自身之气,无须借助外力,为上,针石通其路,为中。药,调理辅助为下。自伤寒论问世,上中下,在于中医,就像个塔,下面多,中间少,上面非常少。下者,经典是《伤寒论》,中者是《内经》,上者,不可言传。《道德经》有几句话,但是已经足够了。中医是源于上而形于下。不论是上中下,终究只有一个核心——医者,意也。没有这个核心,中医就什么都不是。

庸医也好,大师也罢,振兴和衰落,都是规律的。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古人的思想,必将会一直有人传承下去。比如这个时代的我,哈哈~
 
现代中医科班生是为拿证混饭而已,真正治病就不行了,你看那些特色中医院什么平癫镇痫什么五行综合特色疗法全是骗人的鬼话,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帕金森专科,经他们治疗却始终没治愈过此症,他们的级别却相当高不是专家就是教授,除了骗人就唬人。
 
透彻,痛快。收藏研究了!看来得由有我辈传承下去
 
楼主是花了一番心血的。对此现象,依我看来,还是"郭靖的大师傅柯镇恶"----倪海厦医师分析得更为透彻。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找找。
 
萧宏慈可为道医乎?
 
西医院、中医院专家、教授、权威享受国家财政津贴和个人医疗包基金,还有工资、医药回扣、红包等等钱是没少拿,整天地把心思都用到套保、送礼钻营私利上了,能有德i行和功夫钻研医术吗?这说到底还是国家政府管理政策上的问题!
 
文深得我心,现在的卫生部是要挖了中医的根啊,学中医要理科生,考英语,当真准备是待中医灭绝后去西方重新学中医了 ding顶顶顶顶!!!!!!!!!!!!!!!!!!!!!!11
 
我不认为中医学院不能够培养出好的中医,最起码我们哪一期中医系(七七年级)还是出了很多的好中医(1/3)的。中医学院能够培养出好中医的条件是:
1、上大学之前就爱好中医,有较深的中医学基础知识,接触过病人,行过黑医,有较好的疗效。
2、在智力上较高,属大智若愚型。
3、在校时或毕业后有条件接触名老中医。

反之如果不爱好中医、智商较低、接触不到名老中医的学生就怎么也成不了材了。楼主说的王教授就是这一类人。
 
这才是真正的人话!这才是中医的希望!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