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与经络感传
近来有一位患舌病的病人来诊。根据传统的舌诊方法判断,该病人舌的右边有一个0.5*2cm的肿块,按理应当是胆的病变。可是作为舌诊以外的诊察却反映出是一个胃经虚寒的病变。到底是差在那里了呢?为此,我首先复习了中医诊断学中的舌诊理论,其次做了舌的经络感传。由此我发现中医舌诊经验的正确性和中医舌诊理论的不足之处。下面介绍一下我近来的研究情况:
一、中医舌诊理论的疑惑
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如在很多重大的诊断中,人们宁可舍去脉诊的结论,也要保留舌诊的结论。人们明显的感觉到舌诊可以反映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本质,但是却又不能找到证明这一感觉的根据。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舌诊理论假说。
1)经络假说
经络假说认为:舌和脏腑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的循行联系起来的。但是能够具体提出的论据只有心经、脾经、和肾经。虽然还有其他的间接关系证明,但也不足以说明十二经脉都与舌有联系。
2)血脉假说
血脉假说认为:舌质的血络最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关。心主宰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舌可以通过心主舌部血脉的局部状况间接反映出全身脏腑经络的血脉状况。
3)先后天假说
先后天假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的经络皆通与舌。因此,舌诊可以反映出脾胃所代表的全身气血状况和肾所储藏的全身精气的状况。
4)舌苔假说
舌苔假说认为:舌苔是胃气熏蒸所至。
以上理论都有不完善或解释不通的地方。经络假说没有提出十二经通舌的全部证据;血脉假说和先后天假说不能解释舌诊的分布位置,其具体理论也显得笼统;舌苔假说不能解释为什么胃气不反映在口腔的其他部位(如咽喉后璧)。根据我大学老师的说法,越是有较多的假说,越说明其理论的不成熟。
二、舌的经络感传
实验发现人体内有很多局部可以诱发出十二经脉的经络感传,或者说十二经脉都可以通达某个局部区域。那么舌的全息经络分布是怎么样的呢?我通过反复的经络感传研究后,发现了舌部的全息经络分布位置。具体内容如下:
1)舌部的经络左右是对称的。
2)分布在舌部的经络是十四经。
3)阴经分布在舌的上半部,阳经分布在舌的下半部。
4)舌部属阴经络的排列规律是:(由外向内)脾经、肝经、肾经、肺经、心包经、心经、任脉。
5)舌部属阳经络的排列规律是:(由外向内)胃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督脉。
6)在舌前部1/4处的经络都向中线部弯曲。
7)胃经在舌一侧中线前边绕至舌面分散于同侧舌苔部位。
三、舌的经络感传印证舌诊经验并修正舌诊理论
通过舌的经络感传研究我们可以印证许多舌诊的经验内容和修正现存的舌诊理论。
1)舌苔的确可以反映胃及胃经的病情,但不是胃气熏蒸所导致而是胃经有络脉散布于舌苔下。
2)十四经通达于舌,可直接反映十四经的气血状况、间接反映脏腑的气血状况。
3)古人对舌诊的区域划分大体正确,但应有些修改。(如舌边不属肝胆而属脾胃;不是左肝右胆,而是左右对称。)
4)根据舌部病变的具体位置可以判断出是那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如本例病人的舌部肿物是在右侧舌边的下半部,故属胃经病变。如此便舌与其他症状相符了。
近来有一位患舌病的病人来诊。根据传统的舌诊方法判断,该病人舌的右边有一个0.5*2cm的肿块,按理应当是胆的病变。可是作为舌诊以外的诊察却反映出是一个胃经虚寒的病变。到底是差在那里了呢?为此,我首先复习了中医诊断学中的舌诊理论,其次做了舌的经络感传。由此我发现中医舌诊经验的正确性和中医舌诊理论的不足之处。下面介绍一下我近来的研究情况:
一、中医舌诊理论的疑惑
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如在很多重大的诊断中,人们宁可舍去脉诊的结论,也要保留舌诊的结论。人们明显的感觉到舌诊可以反映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本质,但是却又不能找到证明这一感觉的根据。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舌诊理论假说。
1)经络假说
经络假说认为:舌和脏腑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的循行联系起来的。但是能够具体提出的论据只有心经、脾经、和肾经。虽然还有其他的间接关系证明,但也不足以说明十二经脉都与舌有联系。
2)血脉假说
血脉假说认为:舌质的血络最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关。心主宰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舌可以通过心主舌部血脉的局部状况间接反映出全身脏腑经络的血脉状况。
3)先后天假说
先后天假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的经络皆通与舌。因此,舌诊可以反映出脾胃所代表的全身气血状况和肾所储藏的全身精气的状况。
4)舌苔假说
舌苔假说认为:舌苔是胃气熏蒸所至。
以上理论都有不完善或解释不通的地方。经络假说没有提出十二经通舌的全部证据;血脉假说和先后天假说不能解释舌诊的分布位置,其具体理论也显得笼统;舌苔假说不能解释为什么胃气不反映在口腔的其他部位(如咽喉后璧)。根据我大学老师的说法,越是有较多的假说,越说明其理论的不成熟。
二、舌的经络感传
实验发现人体内有很多局部可以诱发出十二经脉的经络感传,或者说十二经脉都可以通达某个局部区域。那么舌的全息经络分布是怎么样的呢?我通过反复的经络感传研究后,发现了舌部的全息经络分布位置。具体内容如下:
1)舌部的经络左右是对称的。
2)分布在舌部的经络是十四经。
3)阴经分布在舌的上半部,阳经分布在舌的下半部。
4)舌部属阴经络的排列规律是:(由外向内)脾经、肝经、肾经、肺经、心包经、心经、任脉。
5)舌部属阳经络的排列规律是:(由外向内)胃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督脉。
6)在舌前部1/4处的经络都向中线部弯曲。
7)胃经在舌一侧中线前边绕至舌面分散于同侧舌苔部位。
三、舌的经络感传印证舌诊经验并修正舌诊理论
通过舌的经络感传研究我们可以印证许多舌诊的经验内容和修正现存的舌诊理论。
1)舌苔的确可以反映胃及胃经的病情,但不是胃气熏蒸所导致而是胃经有络脉散布于舌苔下。
2)十四经通达于舌,可直接反映十四经的气血状况、间接反映脏腑的气血状况。
3)古人对舌诊的区域划分大体正确,但应有些修改。(如舌边不属肝胆而属脾胃;不是左肝右胆,而是左右对称。)
4)根据舌部病变的具体位置可以判断出是那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如本例病人的舌部肿物是在右侧舌边的下半部,故属胃经病变。如此便舌与其他症状相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