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 励杏老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20 帖子 153 获得点赞 20 声望 18 2011/06/14 #1 中医有“酸能敛邪”一说,但读《伤寒论》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可谓酸也,方歌云: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已经是“外束风寒内停饮”了,可谓有邪也!“虫尤(此二字原文为一字)厥者,乌梅丸主之”,体内有虫尤了可谓有邪也!为什么不惧酸能敛邪?为什么不惧闭门留寇?
中医有“酸能敛邪”一说,但读《伤寒论》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可谓酸也,方歌云: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已经是“外束风寒内停饮”了,可谓有邪也!“虫尤(此二字原文为一字)厥者,乌梅丸主之”,体内有虫尤了可谓有邪也!为什么不惧酸能敛邪?为什么不惧闭门留寇?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8 声望 28 2011/06/14 #2 好题目 伤寒杂病里面不算芍药的话,用酸的方子可是比较少 对芍药,不同的说法最多。 真是想听听这个酸味的故事。
励 励杏老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20 帖子 153 获得点赞 20 声望 18 2011/06/14 #3 tsinglai 说: 好题目 伤寒杂病里面不算芍药的话,用酸的方子可是比较少 点击展开... 窃以为芍药之性味当以《神农本草经》所载苦平为是!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8 声望 28 2011/06/15 #4 肝气下陷而为虚,酸以补之,肝气上升所以温,此乌梅五味子所谓酸温,温是用酸的结果。 阴邪阻于中,肝气不上达,肺气不降,用酸而阴益盛,此所谓酸敛邪。
励 励杏老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20 帖子 153 获得点赞 20 声望 18 2011/06/16 #5 tsinglai 说: 肝气下陷而为虚,酸以补之,肝气上升所以温,此乌梅五味子所谓酸温,温是用酸的结果。 阴邪阻于中,肝气 点击展开...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阴邪吧?
tsinglai 说: 肝气下陷而为虚,酸以补之,肝气上升所以温,此乌梅五味子所谓酸温,温是用酸的结果。 阴邪阻于中,肝气 点击展开...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阴邪吧?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6/17 #6 励杏老人 说: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 点击展开... 愚以为 小青龙的五味子用法,应该从方子的整个药物配伍上来考虑 五味子,干姜,细辛是《伤寒论》中很有特色的药组。配伍的意义诸家论述较多,楼主皆可参考,这里就不赘述了
励杏老人 说: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 点击展开... 愚以为 小青龙的五味子用法,应该从方子的整个药物配伍上来考虑 五味子,干姜,细辛是《伤寒论》中很有特色的药组。配伍的意义诸家论述较多,楼主皆可参考,这里就不赘述了
励 励杏老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20 帖子 153 获得点赞 20 声望 18 2011/06/17 #7 孙洪彪 说: 愚以为 小青龙的五味子用法,应该从方子的整个药物配伍上来考虑 点击展开... 谢谢版主的指教,某虽不才,未习大方脉,姜、辛、味法亦偶用之而不惧“敛邪”。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8 声望 28 2011/06/19 #8 励杏老人 说: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 点击展开... 先生一语中的,这也是百思不得解处,世人每说方药当组合而用,我觉得一药有一药用处,先人医者就是一味一味的选药的,每一种都对应人体的一种状态变化,只有明白了那个理才能随证而药,否则只能依样画葫芦。 望先生不吝赐教。
励杏老人 说: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 点击展开... 先生一语中的,这也是百思不得解处,世人每说方药当组合而用,我觉得一药有一药用处,先人医者就是一味一味的选药的,每一种都对应人体的一种状态变化,只有明白了那个理才能随证而药,否则只能依样画葫芦。 望先生不吝赐教。
励 励杏老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20 帖子 153 获得点赞 20 声望 18 2011/06/19 #9 tsinglai 说: 先生一语中的,这也是百思不得解处,世人每说方药当组合而用,我觉得一药有一药用处,先人医者就是一味一 点击展开... 窃以为细读《黄帝内经》,则酸药之性味无余蕴矣!“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肝……酸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酸苦涌泻为阴”。愚见!
tsinglai 说: 先生一语中的,这也是百思不得解处,世人每说方药当组合而用,我觉得一药有一药用处,先人医者就是一味一 点击展开... 窃以为细读《黄帝内经》,则酸药之性味无余蕴矣!“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肝……酸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酸苦涌泻为阴”。愚见!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8 声望 28 2011/06/20 #10 励杏老人 说: 窃以为细读《黄帝内经》,则酸药之性味无余蕴矣!“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心苦缓, 点击展开... 内经虽读,却不知心苦缓是什么症状,无奈啊。
火山杨西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15 帖子 169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2011/07/15 #11 励杏老人 说: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 点击展开... 小青龙汤 之用用五味子、桂枝、干姜是小补肝汤前三味同小青龙汤用细辛一样,都是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的应用。此为治未病之脏法也。 小青龙汤的创制者是一个上工,要用上工的思维。方义精妙非俗浅中工所能识。
励杏老人 说: 为什么小青龙汤用五味子?“外束风寒内停饮”饮为阴邪吧?为什么二陈汤用乌梅?二陈汤可是祛痰之剂,痰为 点击展开... 小青龙汤 之用用五味子、桂枝、干姜是小补肝汤前三味同小青龙汤用细辛一样,都是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的应用。此为治未病之脏法也。 小青龙汤的创制者是一个上工,要用上工的思维。方义精妙非俗浅中工所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