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7
- 获得点赞
- 87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上古神明首重切脉。然其精微要渺,后人学之竟转募转失,致使“治未病”、“决死生”之大好脉学成为不传之绝学。叹!鉴于此,熊猫自不量力而“戏说之”。
1,“戏说之脉”为后世脉法的脉名与脉形。盖《内经》、《伤寒》等古脉法往往有脉名而无脉形,而后世脉法自《脉经》后对脉形有较明确之形容。故熊猫想以通俗易懂极浅显文字描述脉形。
2,脉学需要深厚医理支撑,绝非有任何捷径可图。学脉首要明脉名与脉形,熟悉脉形后再学主病。然脉之主其精髓在于“辩已病”、“治未病”、“决死生”。故脉之精髓在《内经》、在《伤寒》,而不在后世脉法。
3,脉学虽“胸中了了,指下难明”,难明不等于不能明。只要心无所疑,自为深造,终有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之时。
4,熊猫所引前贤论脉皆注明出处,熊猫所见特意标出。毫不敢以熊猫一己之见混迹于前贤之中而撞骗招摇。
1,“戏说之脉”为后世脉法的脉名与脉形。盖《内经》、《伤寒》等古脉法往往有脉名而无脉形,而后世脉法自《脉经》后对脉形有较明确之形容。故熊猫想以通俗易懂极浅显文字描述脉形。
2,脉学需要深厚医理支撑,绝非有任何捷径可图。学脉首要明脉名与脉形,熟悉脉形后再学主病。然脉之主其精髓在于“辩已病”、“治未病”、“决死生”。故脉之精髓在《内经》、在《伤寒》,而不在后世脉法。
3,脉学虽“胸中了了,指下难明”,难明不等于不能明。只要心无所疑,自为深造,终有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之时。
4,熊猫所引前贤论脉皆注明出处,熊猫所见特意标出。毫不敢以熊猫一己之见混迹于前贤之中而撞骗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