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7
- 获得点赞
- 89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内经》五运六气历认为,作用于大地的寒暑燥湿风火六种气,不是完全“迟疾任情”的,而是分为有规则的六步。六步气与五行相配应:厥阴配风木,少阴配君火,太阴配湿土,少阳配相火,阳明配燥金,太阳配寒水。这样六步配上五行,就形成了一个五行相生的节令推移规则,这就完成了一年太虚大气对大地作用的运转,也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过程。五运和六气相配合按照其属性关系可分为相生、相克、同化等,就同化而言,又有太过、不及、同天化、同地化等差别。《内经》运气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推知对人体的影响。如:由客主加临可推测该年四时气候变化是否正常、人体是否得病。其奥秘在于观察客主加临得五行生克。如客主之气五行彼此相生或相同,称为“气相得”,则气候和平,人不病;如客主之气五行相克,称为“不相得”,则气候反常,人体致病。依据司天、在泉之气,可预测生物得胎孕或不孕、人体发病或不病。如岁厥阴天之年,人们多病胃脘心部疼痛,上撑胀两胁,咽膈不通利,饮食不下,其病的根本在于脾藏,如果冲阳脉绝,则是死证,不能救治。又如《灵枢・九宫八风》的八方之风,其中“虚风”,成为中医病因学说的内容之一。以黄道标度日月运行节律,将黄道划分为不同的节点系统,这些节点是太阳在黄道上的特征位置,用以司天地之气的分、至、启、闭,由此定出四时、八正、二十四节气历法,反映天地阴阳之气消长气数和生命活动的节律,推测人体脏腑气血盛衰变化规律。
《内经》历法包含着对日、月、年时间节律的认识,为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人体的生命活动存在于时空之中,与时间节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对此,《内经》有精辟的论述。例如,人体生命活动的日节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的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月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实,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的描述;人体生命的年节律,《素问・四气调神论》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描述。“以
从其根”道出了历法对医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张其成)
《内经》历法包含着对日、月、年时间节律的认识,为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人体的生命活动存在于时空之中,与时间节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对此,《内经》有精辟的论述。例如,人体生命活动的日节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的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月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实,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的描述;人体生命的年节律,《素问・四气调神论》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描述。“以
从其根”道出了历法对医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张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