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9/12
- 帖子
- 1770
- 获得点赞
- 77
- 声望
- 38
三论中医失去的优势-抛弃实用性
建国以来中医越来越活得艰辛,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抛弃中医的实用性,而中医实用性对患者来说就是追求好疗效,对医生来讲就高诊治。而抛弃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如下:
1,中医成果以论文表达,而在论文中必须以实验室数据为主要证据。但在门诊做临床中,实验室数据无法获得绝对指导作用。
2,师带徒是中医的传统,以其临床针对性和实用性见长。但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几乎被废除,近期也没有大规模恢复。
3,中医各科教材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不强,讲得太原则,缺乏临床具体操作性。如四诊各讲各的,而怎样四诊合参就无法准确说明白。大凡治病,就例举几个证来。
4,由于中医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多拥有实用技术者不愿意公开。谁愿意自己的辛勤劳动被别人白白享受。
5,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具体,空洞无物。
6,中医自以为是,该当“玄学”,在实用性方面不去创新,不去规范。
二论中医失去的优势-阻塞入学之门
在鸦片战争之前,“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只要你本人想学中医,想干中医,都遵从个人心愿。其前提条件就是你有能力学,有能力干就行。而在鸦片战争以后,认为“中医不科学”,全用西医模式改革中医,到现在几乎无中医学校文凭不行,还有极少数的师带徒能行。但范围大大减少,把愿意学中医的和干中医的阻隔在大门之处,使中医自己阻塞自己活力之路,纯为中医自残。中医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古代中医发展的轨迹。为了扭转中医颓势,除中医类专业和师带徒外,我提出以下建议:
1,仿照执业药师考试模式,除中医专业以外的药学类,西医类,都可以参加中医执业医生考试。
2,仿照律师考试模式,非医学类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参加执业。
3,允许中医合格人员办诊所、办医院,要求、手续和程序简化。
4,凡是与中医有关的养生,按摩等,必须有中医执业医生资格,否则一律按非法行医处理。
其实中医的精髓是中医思维,不是靠学校几年中能教育出来的,也不是靠老师带几年就带成的,更不是中医专业人员独有的技能。它是中医人员本人不断在临床上探索而形成的。中医难学就在于此,中医被称为“玄学”也在于此。
一论中医失去的优势-抛弃中医思维
当今中医失去的最大优势就是抛弃中医思维。具体表现在:
第一,失去话语权,把中医判断正确与错误,优势与劣势的权力拱手让给西医。凡是中医的对与错、优与劣统统用西医标准来衡量。西医成了中医的法官。这是中医不科学,崇洋媚外和本身不自信所造成的结果。
第二,失去个性化治疗的思维。中医治疗非常强调个性化,然而在中医教材,众多中医专著中,一旦谈起治疗,一个模式就是例举几个证去治疗。其实,临床复杂多变,非几个证能说完。所以,许多学子在临床上,面对非说的证时就茫然不知所措。
第三,中医思维不能学来,也不能靠继承来。技能是可以学来的,而思维能力不可学来,它必须靠临床上积累、探索、总结而成,非短期能成功。因此,许多学生毕业后再干临床几年后,自己都感觉心中无数。即使中医世家,前辈是临床高手,但后人临床低手太多,甚至于个别却一窍不通。
学中医难在哪里?做临床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中医思维非一般人能掌握。
建国以来中医越来越活得艰辛,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抛弃中医的实用性,而中医实用性对患者来说就是追求好疗效,对医生来讲就高诊治。而抛弃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如下:
1,中医成果以论文表达,而在论文中必须以实验室数据为主要证据。但在门诊做临床中,实验室数据无法获得绝对指导作用。
2,师带徒是中医的传统,以其临床针对性和实用性见长。但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几乎被废除,近期也没有大规模恢复。
3,中医各科教材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不强,讲得太原则,缺乏临床具体操作性。如四诊各讲各的,而怎样四诊合参就无法准确说明白。大凡治病,就例举几个证来。
4,由于中医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多拥有实用技术者不愿意公开。谁愿意自己的辛勤劳动被别人白白享受。
5,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具体,空洞无物。
6,中医自以为是,该当“玄学”,在实用性方面不去创新,不去规范。
二论中医失去的优势-阻塞入学之门
在鸦片战争之前,“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只要你本人想学中医,想干中医,都遵从个人心愿。其前提条件就是你有能力学,有能力干就行。而在鸦片战争以后,认为“中医不科学”,全用西医模式改革中医,到现在几乎无中医学校文凭不行,还有极少数的师带徒能行。但范围大大减少,把愿意学中医的和干中医的阻隔在大门之处,使中医自己阻塞自己活力之路,纯为中医自残。中医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古代中医发展的轨迹。为了扭转中医颓势,除中医类专业和师带徒外,我提出以下建议:
1,仿照执业药师考试模式,除中医专业以外的药学类,西医类,都可以参加中医执业医生考试。
2,仿照律师考试模式,非医学类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参加执业。
3,允许中医合格人员办诊所、办医院,要求、手续和程序简化。
4,凡是与中医有关的养生,按摩等,必须有中医执业医生资格,否则一律按非法行医处理。
其实中医的精髓是中医思维,不是靠学校几年中能教育出来的,也不是靠老师带几年就带成的,更不是中医专业人员独有的技能。它是中医人员本人不断在临床上探索而形成的。中医难学就在于此,中医被称为“玄学”也在于此。
一论中医失去的优势-抛弃中医思维
当今中医失去的最大优势就是抛弃中医思维。具体表现在:
第一,失去话语权,把中医判断正确与错误,优势与劣势的权力拱手让给西医。凡是中医的对与错、优与劣统统用西医标准来衡量。西医成了中医的法官。这是中医不科学,崇洋媚外和本身不自信所造成的结果。
第二,失去个性化治疗的思维。中医治疗非常强调个性化,然而在中医教材,众多中医专著中,一旦谈起治疗,一个模式就是例举几个证去治疗。其实,临床复杂多变,非几个证能说完。所以,许多学子在临床上,面对非说的证时就茫然不知所措。
第三,中医思维不能学来,也不能靠继承来。技能是可以学来的,而思维能力不可学来,它必须靠临床上积累、探索、总结而成,非短期能成功。因此,许多学生毕业后再干临床几年后,自己都感觉心中无数。即使中医世家,前辈是临床高手,但后人临床低手太多,甚至于个别却一窍不通。
学中医难在哪里?做临床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中医思维非一般人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