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一味药的用药体会

草根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27
帖子
212
获得点赞
30
声望
28
年龄
47
一味药的用药体会



中医多使用复方,故对于一味药的功用,可能多数医师体会不深,笔者在使用过程中,数次体会到一味药对整个药方所起的决定作用。兹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并欢迎探讨。

麻黄:

古方方名以药名之者,该药多为主药。如麻黄汤,主药为麻黄,故《伤寒论》强调先煎,意义其一:去沫;其二尽煎出其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力。

因为麻黄有发汗作用,外感病今人多怕发汗太过而不敢用。但此药为止咳良药,不用有时不起效果。

一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某日因外感急性发作,咳嗽吐白痰,我以三拗汤加味3剂愈七八成,但不敢再用麻黄,减去之换荆芥,病人反映没有效果,再换回麻黄少量(3克),仍有效果。故体会到麻黄与杏仁、甘草有协同作用,舍一不可。若虑其发汗太过,待表证去七八分后减量并加白芍制之亦可。

白术:

燥湿健脾。一女腹泻,便特别臭秽,便后肛热,舌红,苔黄,脉数,与芩连葛根汤加车前子、救必应,服2剂病人反映:以前服你的方一般一二剂就起效,今2剂已过毫无进展,不知何因?仔细察之,其脉偏弱,太阴偏虚也,原方加入白术一味健脾燥湿,1剂即愈。

胖大海:

祛痰利咽。一女咽喉炎,以玄参、桔梗、甘草汤加胖大海治之,服1剂头晕呕吐,询问有低血压病史,猜想胖大海可能有降压作用,去之续服无不良反应。故知此药不宜低血压患者。

白芍:

疏肝舒筋。一老人感冒发烧、咳嗽、气喘,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车前子、银花、射干等,服1剂后热降咳喘减,但小腿抽筋。加入白芍续服,没出现抽筋。此后此老咳嗽发热数次均方中加白芍而不再现抽筋,故知白芍善治抽筋,肝虚者发热,疏风药加入此味可预防抽筋也。

凌霄花:

活血凉血。一女皮肤过敏起红斑,与紫草快斑汤,服2剂效微,加入凌霄花再服2剂基本平息。故知其疗效胜于紫草、生地、赤芍等凉血药,凡遇热瘙痒甚者,必与此药方妙。

自然铜:

一关节外伤肿痛病人用土鳖虫、自然铜、杜仲、骨碎补等跌打药治之,夜晚感患部数次针刺样痛,不能安睡,知自然铜作用峻猛,减去之加夜交藤睡安如常。古人认为金石类药其性慓悍,效宏但毒副作用也大,故须慎重。

杜仲:

补肝肾、祛风湿、降血压。今杜仲薄而少丝,故效果差强人意。此外不用盐炒,若用之补肾,无盐引使,亦多不效也。

石膏:

清热透表,虽质重,但可透表其性异也。今人用石膏,量大且不捣末,即使先煎,其效亦微。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温热病,必以末,或径直用雪梨点石膏末吃。故知不研末,有效成分难以析出。我用石膏,必注明研末,量:小孩15~20克,大人20~30克,绰绰有余,无须多用亦无须先煎,节省煤气电费何乐不为?另,有名医用药经验云风湿热可用石膏、寒水石,我用之疼痛加重,故风湿病者,须慎重使用,尽信书不如无书也(风湿热可用滑石或白鲜皮,不必用石膏寒水石)。



用中药者必须细心十倍,方能体会其中奥妙。古人对中药的炮制十分讲究,如伤寒论用泻心汤仅煎数沸,取其味薄气轻走上焦。若量大煎久必味厚则走肠胃无益于上焦矣。张锡纯煎茅根,数沸沉底即可。不同医生用药方同而效不同,不惟量上有文章,亦多与药味炮制煎法有关也



中医多使用复方,故对于一味药的功用,可能多数医师体会不深,笔者在使用过程中,数次体会到一味药对整个药方所起的决定作用。兹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并欢迎探讨。

麻黄:

古方方名以药名之者,该药多为主药。如麻黄汤,主药为麻黄,故《伤寒论》强调先煎,意义其一:去沫;其二尽煎出其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力。

因为麻黄有发汗作用,外感病今人多怕发汗太过而不敢用。但此药为止咳良药,不用有时不起效果。

一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某日因外感急性发作,咳嗽吐白痰,我以三拗汤加味3剂愈七八成,但不敢再用麻黄,减去之换荆芥,病人反映没有效果,再换回麻黄少量(3克),仍有效果。故体会到麻黄与杏仁、甘草有协同作用,舍一不可。若虑其发汗太过,待表证去七八分后减量并加白芍制之亦可。

白术:

燥湿健脾。一女腹泻,便特别臭秽,便后肛热,舌红,苔黄,脉数,与芩连葛根汤加车前子、救必应,服2剂病人反映:以前服你的方一般一二剂就起效,今2剂已过毫无进展,不知何因?仔细察之,其脉偏弱,太阴偏虚也,原方加入白术一味健脾燥湿,1剂即愈。

胖大海:

祛痰利咽。一女咽喉炎,以玄参、桔梗、甘草汤加胖大海治之,服1剂头晕呕吐,询问有低血压病史,猜想胖大海可能有降压作用,去之续服无不良反应。故知此药不宜低血压患者。

白芍:

疏肝舒筋。一老人感冒发烧、咳嗽、气喘,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车前子、银花、射干等,服1剂后热降咳喘减,但小腿抽筋。加入白芍续服,没出现抽筋。此后此老咳嗽发热数次均方中加白芍而不再现抽筋,故知白芍善治抽筋,肝虚者发热,疏风药加入此味可预防抽筋也。

凌霄花:

活血凉血。一女皮肤过敏起红斑,与紫草快斑汤,服2剂效微,加入凌霄花再服2剂基本平息。故知其疗效胜于紫草、生地、赤芍等凉血药,凡遇热瘙痒甚者,必与此药方妙。

自然铜:

一关节外伤肿痛病人用土鳖虫、自然铜、杜仲、骨碎补等跌打药治之,夜晚感患部数次针刺样痛,不能安睡,知自然铜作用峻猛,减去之加夜交藤睡安如常。古人认为金石类药其性慓悍,效宏但毒副作用也大,故须慎重。

杜仲:

补肝肾、祛风湿、降血压。今杜仲薄而少丝,故效果差强人意。此外不用盐炒,若用之补肾,无盐引使,亦多不效也。

石膏:

清热透表,虽质重,但可透表其性异也。今人用石膏,量大且不捣末,即使先煎,其效亦微。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温热病,必以末,或径直用雪梨点石膏末吃。故知不研末,有效成分难以析出。我用石膏,必注明研末,量:小孩15~20克,大人20~30克,绰绰有余,无须多用亦无须先煎,节省煤气电费何乐不为?另,有名医用药经验云风湿热可用石膏、寒水石,我用之疼痛加重,故风湿病者,须慎重使用,尽信书不如无书也(风湿热可用滑石或白鲜皮,不必用石膏寒水石)。



用中药者必须细心十倍,方能体会其中奥妙。古人对中药的炮制十分讲究,如伤寒论用泻心汤仅煎数沸,取其味薄气轻走上焦。若量大煎久必味厚则走肠胃无益于上焦矣。张锡纯煎茅根,数沸沉底即可。不同医生用药方同而效不同,不惟量上有文章,亦多与药味炮制煎法有关也
 
好贴,顶。
 
有道是有钱难买经验,希望有更多的高手能把自己行医中 的经验传授给后来人
 
谢谢分享,互相学习,共求进步。
 
这篇文章应该加个分啊。
 
学习先生的临证用药经验,谢谢先生分享这么好的经验心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