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01
- 帖子
- 8846
- 获得点赞
- 37
- 声望
- 0
[导语]本文详细讲解了黄芩的炮制方法和黄芩医用的现代研究。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焖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
三、炮炙
1.酒制
(1)酒炒 取黄芩片,加酒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黄芩100kg,用黄酒10kg。
(2)酒润 取黄芩片,加酒润1小时,至酒被吸尽,晒干或晾干。每黄芩500g,黄酒62g。
(3)酒蒸 取黄岑加温水泡1小时,加酒拌匀,蒸至上气时取出,切片,干燥。每黄芩100kg,用酒12.5kg。
(4)酒煮 取黄芩加白酒润透,加水与药面平,用微火煮干,取出,当天切6mm厚的片,晒干。每黄芩100kg,用白酒10kg。
2.蜜制 将蜜熔化过炉,再加热至起泡,加入黄芩片,炒至微黄色。或再喷水,搅至水干时,再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干。每黄芩100kg,用蜜25kg。
3.姜制 取黄芩片,加姜汁与水拌匀,用微火熔于水气,取出,干燥。每黄芩100kg,用生姜20kg。
4.制炭 取黄芩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透。
5.炒制
(1)炒黄 取黄芩片,在热锅(120℃)内炒黄为度。
(2)炒焦 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全焦,或用文火炒至焦黄,边沿微黑色。
【现代研究】
1.不同炮制程度烫浸软化的黄芩片对其主要成分是有影响的,烫浸时间越长,影响越大。黄芩酒制品黄碱素含量偏高,认为是一种物理脱吸附作用,用黄酒、白酒或增加酒量炮制的黄芩主要成分无明显区别,因此认为以每100kg黄岑,约用15-20kg酒为宜。
2.黄芩含黄碱素和葡萄糖醛酸。从黄芩中提取黄羊甙以硝酸土的宁作为肝急性中毒物,进行解毒效果的实验,结果注射10mg黄芩甙的解毒效果变大,增大效果2.2倍。认为加大量解毒效果反而减小,根据自古中药的种种用法是有深远意义的。
3.子菜中的黄芩甙,汉黄芩甙含量比枯芩高,而2种甙元差别不大。子芩的总量(18.29%)也高于枯芩(12.50%)。据金、元、明、清本草记载,子芩与枯芩用途不一样,是否与黄酮成分有关,有待今后临床实践。
4.实验证明,黄芩遇冷水变绿的原因是由于黄芩中所含酶,能酶解黄芩甙与汉黄芩甙成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素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氧化而变绿。黄芩各炮制品中其总量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为:蒸黄芩、煮黄芩、生黄芩>烫黄芩>冷浸黄芩。抑菌实验证明:生黄芩,冷浸黄芩对抗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抑菌作用,比经过煮、蒸黄芩的作用低;对抗白喉类毒素蒸黄芩比冷浸黄芩提高5倍,黄芩的炮制目的是为了破坏酶,因而提出“蒸”是一种好的方法,时间不超过1小时,“煮”也可以,但煮的时间以10分钟为宜。
5.黄芩虽未经蒸气处理,但因放置时间不长,其中成分尚未水解,与蒸气处理过的完全相同。未经处理过的样品加水并在室温25度放置24小时后,由于黄芩酶的作用,可使其中所含的两种甙水解。认为经蒸气处理30分钟,基本上已能达到抑酶的效果。
6.药材质量直接影响黄芩甙的收得率。因此提取黄芩甙时,必须对原料饮片的来源加工方法、质量等进行考察。变绿色的黄芩,不宜于提取黄芩甙。如果用生黄芩,直接加水加热提取也可得满意结果。饮片经水浸泡1小时以上的浸泡液为绿色,说明系生黄芩饮片,不应用于提取黄芩甙。
7.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和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炮制品中黄芩甙和汉黄芩甙的含量,结果为:生品含14.87%,蒸黄芩为14.12%,单黄芩为12.67%,煮黄芩为12.51%,冷漫黄芩为11.79%,炒黄芩为11.89%,酒炒黄芩为11.18%,黄芩炭仅为2.95%。实验表明,导致黄芩中黄酮甙类成分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有酶解作用,高温分解破坏,水液浸煮流失等。因此,在黄芩的软化切制过程中,采用蒸30分钟或惮、煮10分钟的方法,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焖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
三、炮炙
1.酒制
(1)酒炒 取黄芩片,加酒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黄芩100kg,用黄酒10kg。
(2)酒润 取黄芩片,加酒润1小时,至酒被吸尽,晒干或晾干。每黄芩500g,黄酒62g。
(3)酒蒸 取黄岑加温水泡1小时,加酒拌匀,蒸至上气时取出,切片,干燥。每黄芩100kg,用酒12.5kg。
(4)酒煮 取黄芩加白酒润透,加水与药面平,用微火煮干,取出,当天切6mm厚的片,晒干。每黄芩100kg,用白酒10kg。
2.蜜制 将蜜熔化过炉,再加热至起泡,加入黄芩片,炒至微黄色。或再喷水,搅至水干时,再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干。每黄芩100kg,用蜜25kg。
3.姜制 取黄芩片,加姜汁与水拌匀,用微火熔于水气,取出,干燥。每黄芩100kg,用生姜20kg。
4.制炭 取黄芩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透。
5.炒制
(1)炒黄 取黄芩片,在热锅(120℃)内炒黄为度。
(2)炒焦 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全焦,或用文火炒至焦黄,边沿微黑色。
【现代研究】
1.不同炮制程度烫浸软化的黄芩片对其主要成分是有影响的,烫浸时间越长,影响越大。黄芩酒制品黄碱素含量偏高,认为是一种物理脱吸附作用,用黄酒、白酒或增加酒量炮制的黄芩主要成分无明显区别,因此认为以每100kg黄岑,约用15-20kg酒为宜。
2.黄芩含黄碱素和葡萄糖醛酸。从黄芩中提取黄羊甙以硝酸土的宁作为肝急性中毒物,进行解毒效果的实验,结果注射10mg黄芩甙的解毒效果变大,增大效果2.2倍。认为加大量解毒效果反而减小,根据自古中药的种种用法是有深远意义的。
3.子菜中的黄芩甙,汉黄芩甙含量比枯芩高,而2种甙元差别不大。子芩的总量(18.29%)也高于枯芩(12.50%)。据金、元、明、清本草记载,子芩与枯芩用途不一样,是否与黄酮成分有关,有待今后临床实践。
4.实验证明,黄芩遇冷水变绿的原因是由于黄芩中所含酶,能酶解黄芩甙与汉黄芩甙成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素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氧化而变绿。黄芩各炮制品中其总量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为:蒸黄芩、煮黄芩、生黄芩>烫黄芩>冷浸黄芩。抑菌实验证明:生黄芩,冷浸黄芩对抗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抑菌作用,比经过煮、蒸黄芩的作用低;对抗白喉类毒素蒸黄芩比冷浸黄芩提高5倍,黄芩的炮制目的是为了破坏酶,因而提出“蒸”是一种好的方法,时间不超过1小时,“煮”也可以,但煮的时间以10分钟为宜。
5.黄芩虽未经蒸气处理,但因放置时间不长,其中成分尚未水解,与蒸气处理过的完全相同。未经处理过的样品加水并在室温25度放置24小时后,由于黄芩酶的作用,可使其中所含的两种甙水解。认为经蒸气处理30分钟,基本上已能达到抑酶的效果。
6.药材质量直接影响黄芩甙的收得率。因此提取黄芩甙时,必须对原料饮片的来源加工方法、质量等进行考察。变绿色的黄芩,不宜于提取黄芩甙。如果用生黄芩,直接加水加热提取也可得满意结果。饮片经水浸泡1小时以上的浸泡液为绿色,说明系生黄芩饮片,不应用于提取黄芩甙。
7.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和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炮制品中黄芩甙和汉黄芩甙的含量,结果为:生品含14.87%,蒸黄芩为14.12%,单黄芩为12.67%,煮黄芩为12.51%,冷漫黄芩为11.79%,炒黄芩为11.89%,酒炒黄芩为11.18%,黄芩炭仅为2.95%。实验表明,导致黄芩中黄酮甙类成分含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有酶解作用,高温分解破坏,水液浸煮流失等。因此,在黄芩的软化切制过程中,采用蒸30分钟或惮、煮10分钟的方法,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