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7/13
- 帖子
- 3150
- 获得点赞
- 24
- 声望
- 38
祝味菊用附子救治了不少危重病人,他曾治愈沪上儿科名医徐
小圃之子重症以供谈资。徐小圃(1887 -1961) ,20
世纪30年代即为上海儿科名医,初以小儿“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理论为依据,临证用药以寒凉为主。
某年夏季,徐的儿子徐伯远患“伤寒病’,,身热不退。
徐亲为诊治,然病情日进,恶候频见,儿濒于危。亲
友建议请祝味菊会诊一决。徐叹曰:“我与祝君虽属
莫逆之交,但学术观点不同,他擅温阳,人称‘祝附
子・,今儿患热病,祝君来诊,无非温药而已,此犹抱
薪救火,我孰忍目睹其自焚耶?,又逾日,徐孩奄奄一
息。至此,徐小圃乃请祝来家诊视,但亦未抱希望。
祝处方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味就是附子。徐小圃即
闭门入寝,以待不幸。次晨,徐孩身热渐退,且可喂
食米汤,后安然入睡。徐夫人即至小圃卧室报喜。
徐闻叩门声,以为不测,急问:“何时不行的?,待告以
病势好转,始知大出所料,即往儿室,细审之与昨日
已判若两人。徐孩康复,小圃百感交集,乃曰:“速将
我‘儿科专家・招牌取下来,我连自己儿子都看不好,
哪里还够资格,我要拜祝兄为师,苦学三年。”意颇坚
决,亲自登门执弟子礼。祝味菊既惊又敬,扶之上座
曰:“你我道中莫逆之交,各有片面之见,兄今如此,
令人敬佩。若对我有兴趣,今后与兄切磋,取长补
短。如蒙垂青,待令郎长大后可随我学医。”后徐之
二子伯远、仲才果随祝味菊学医。徐小圃自此也一
改故辙,由主“清’,到主“温”,成为温阳派,“遂有祝派
之称’,。
此案颇有戏剧性,论声名徐小圃不在祝味
菊之下,终因功夫不到,未能看透儿子病情。但徐小
圃能虚心反躬,从善如流,执意拜祝味菊为师,精诚
可嘉。祝味菊学问令人钦佩,门人、私淑者不少,如
武进陈苏生几次拜访祝味菊,“听得许多闻所未闻的
见解”,竟放弃自己诊务,以35岁之年执弟子礼于祝
味菊门下,足见祝味菊影响之大。
小圃之子重症以供谈资。徐小圃(1887 -1961) ,20
世纪30年代即为上海儿科名医,初以小儿“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理论为依据,临证用药以寒凉为主。
某年夏季,徐的儿子徐伯远患“伤寒病’,,身热不退。
徐亲为诊治,然病情日进,恶候频见,儿濒于危。亲
友建议请祝味菊会诊一决。徐叹曰:“我与祝君虽属
莫逆之交,但学术观点不同,他擅温阳,人称‘祝附
子・,今儿患热病,祝君来诊,无非温药而已,此犹抱
薪救火,我孰忍目睹其自焚耶?,又逾日,徐孩奄奄一
息。至此,徐小圃乃请祝来家诊视,但亦未抱希望。
祝处方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味就是附子。徐小圃即
闭门入寝,以待不幸。次晨,徐孩身热渐退,且可喂
食米汤,后安然入睡。徐夫人即至小圃卧室报喜。
徐闻叩门声,以为不测,急问:“何时不行的?,待告以
病势好转,始知大出所料,即往儿室,细审之与昨日
已判若两人。徐孩康复,小圃百感交集,乃曰:“速将
我‘儿科专家・招牌取下来,我连自己儿子都看不好,
哪里还够资格,我要拜祝兄为师,苦学三年。”意颇坚
决,亲自登门执弟子礼。祝味菊既惊又敬,扶之上座
曰:“你我道中莫逆之交,各有片面之见,兄今如此,
令人敬佩。若对我有兴趣,今后与兄切磋,取长补
短。如蒙垂青,待令郎长大后可随我学医。”后徐之
二子伯远、仲才果随祝味菊学医。徐小圃自此也一
改故辙,由主“清’,到主“温”,成为温阳派,“遂有祝派
之称’,。
此案颇有戏剧性,论声名徐小圃不在祝味
菊之下,终因功夫不到,未能看透儿子病情。但徐小
圃能虚心反躬,从善如流,执意拜祝味菊为师,精诚
可嘉。祝味菊学问令人钦佩,门人、私淑者不少,如
武进陈苏生几次拜访祝味菊,“听得许多闻所未闻的
见解”,竟放弃自己诊务,以35岁之年执弟子礼于祝
味菊门下,足见祝味菊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