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9/12
- 帖子
- 1770
- 获得点赞
- 71
- 声望
- 38
同科植物的变通使用
如石斛与天麻,同为兰科植物,均可平肝。有的医院,用石斛代天麻治疗高血压引起的一些症状,如肝阳上亢型的眩晕、舌燥等,有较好的效果。又如兰科的佛掌参(又名佛手参)、绶草(又名盘龙参)均具有滋补作用,可以代替石斛,用作滋补剂,但不能代替天麻。
再如赤芍与牡丹皮,同为毛茛科植物,按中医药理,又同有凉血泻火作用,在丹皮短少时使用赤芍来凉血泻火,具有同样的效果。再则,赤芍的茎叶也有药效,经过反复使用,在代用丹皮这一点上,既用赤芍,又用其茎叶,则药效更好。
荠苊(即甜桔梗)、南沙参(又有杏叶沙参,轮叶沙参二种)均是桔梗科植物,又含有皂甙,用以代替桔梗很为合理。
郁金和姜黄同属于蓑荷科,成分又大致相同,相互代用甚宜。
枳壳的货源比较少,枸橘(又名臭橘、臭枳)和枳壳同属于芸香科,可将它充枳壳用。
香橼和金柑(又名金橘)与佛手,也都是芸香科植物的果实,当佛手缺货时,香橼与金柑可以代用。
二、同科动物的变通使用
如以豹骨代替虎骨,因二者均属猫科,在临床实践中,两者效果也比较一致。
三、成分相同的变通使用
如黄连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而黄檗、三棵针、唐松草根等均含有小檗碱,但含量高低有所不同,人煎剂时,可略增其量,若将成分提出使用,则更准确。
四、人工合成
如人工牛黄、Am麝香等,在化学合成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有许多成药是用人工合成品,如人工犀黄丸以及部分含有麝香的成药。
人工合成品代替天然品,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五、作用相同
如毛茛科植物金莲花,过去是晋北五台山区以及燕脉里的民间常用消炎药,治五官科的炎症更好。在江苏扬州、镇江一带,是比较常用的清火消除肿药。当金银花、连翘一时缺乏的时候,使用金莲花,确实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这药有广谱抗菌作用。从作用方面来说,是和银花、连翘致的。
六、类似的动物药
如水牛角代替犀牛角、山羊角,黄羊角代替羚羊角.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七、民间的草药是丰富的宝藏.无尽的药源
在治疗气管炎方面,就发掘出好多的中草药.其他女穿心莲等用于消炎,鸭跖草用于咽炎、肾炎,黄栌用于肝炎,马齿苋、杨树花用于痢疾肠炎均有效。实践还证明:萱叶草(不能用其根)、榆荚(即榆钱)的安神作用,并不比枣仁、柏子仁差,金锁银开治咽喉病的吞咽有碍,也不比射干差。如能广开思路,触类旁通,就一定能从这无穷无尽的宝藏里,寻找药源,解决实际问题。
--摘自《中级医刊》1979年3期
如石斛与天麻,同为兰科植物,均可平肝。有的医院,用石斛代天麻治疗高血压引起的一些症状,如肝阳上亢型的眩晕、舌燥等,有较好的效果。又如兰科的佛掌参(又名佛手参)、绶草(又名盘龙参)均具有滋补作用,可以代替石斛,用作滋补剂,但不能代替天麻。
再如赤芍与牡丹皮,同为毛茛科植物,按中医药理,又同有凉血泻火作用,在丹皮短少时使用赤芍来凉血泻火,具有同样的效果。再则,赤芍的茎叶也有药效,经过反复使用,在代用丹皮这一点上,既用赤芍,又用其茎叶,则药效更好。
荠苊(即甜桔梗)、南沙参(又有杏叶沙参,轮叶沙参二种)均是桔梗科植物,又含有皂甙,用以代替桔梗很为合理。
郁金和姜黄同属于蓑荷科,成分又大致相同,相互代用甚宜。
枳壳的货源比较少,枸橘(又名臭橘、臭枳)和枳壳同属于芸香科,可将它充枳壳用。
香橼和金柑(又名金橘)与佛手,也都是芸香科植物的果实,当佛手缺货时,香橼与金柑可以代用。
二、同科动物的变通使用
如以豹骨代替虎骨,因二者均属猫科,在临床实践中,两者效果也比较一致。
三、成分相同的变通使用
如黄连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而黄檗、三棵针、唐松草根等均含有小檗碱,但含量高低有所不同,人煎剂时,可略增其量,若将成分提出使用,则更准确。
四、人工合成
如人工牛黄、Am麝香等,在化学合成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有许多成药是用人工合成品,如人工犀黄丸以及部分含有麝香的成药。
人工合成品代替天然品,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五、作用相同
如毛茛科植物金莲花,过去是晋北五台山区以及燕脉里的民间常用消炎药,治五官科的炎症更好。在江苏扬州、镇江一带,是比较常用的清火消除肿药。当金银花、连翘一时缺乏的时候,使用金莲花,确实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这药有广谱抗菌作用。从作用方面来说,是和银花、连翘致的。
六、类似的动物药
如水牛角代替犀牛角、山羊角,黄羊角代替羚羊角.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七、民间的草药是丰富的宝藏.无尽的药源
在治疗气管炎方面,就发掘出好多的中草药.其他女穿心莲等用于消炎,鸭跖草用于咽炎、肾炎,黄栌用于肝炎,马齿苋、杨树花用于痢疾肠炎均有效。实践还证明:萱叶草(不能用其根)、榆荚(即榆钱)的安神作用,并不比枣仁、柏子仁差,金锁银开治咽喉病的吞咽有碍,也不比射干差。如能广开思路,触类旁通,就一定能从这无穷无尽的宝藏里,寻找药源,解决实际问题。
--摘自《中级医刊》197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