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古籍中刮痧的“痧”的意思

沁水百合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9/01
帖子
8846
获得点赞
47
声望
0
在中医古籍中,“痧”所指一般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痧症,即多发于夏秋两季,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出现的一些病症。如头痛、咳嗽、烦闷、头面肿痛、眩晕胸闷、手足肿痛、身体肿痛、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指甲青黑等等,称之为痧症,又称痧气或痧胀。

二指麻疹,也即麻疹的别称。《临症指南医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而如粟象;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易流行于冬春季节。

三指“痧象”,现代中医学所说的“痧”,就是指所谓“痧象”。痧象是经刮拭治疗后,在相应部位皮肤上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