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轮扁斫轮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210
声望
68
轮扁是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造车工人,其制作木制车轮的技术非常精湛。关于轮扁斫轮的故事出自《庄子·天道》,有人认为这是庄子杜撰的一个故事,但我觉得这个故事不管是虚构还是真实的,无关乎其中所讲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是:你可以传承知识,但你无法传承经验。

故事的原文在下面的备注里。大体意思是: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下面造车轮。轮扁累了的时候,放下锤子凿子过来和齐桓公聊天,问:读的是什么书?齐桓公说是圣人的书。轮扁问,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圣人都死了。轮扁说,那你读的书都是糟粕,没用。我也怀疑这是庄子杜撰的一个故事。齐桓公读书的时候怎么会看一个木匠在干活呢?难道齐桓公也有这个爱好?齐桓公这时候已经是春秋五霸之首,他的戒备就这么松懈?轮扁和齐桓公难道是好朋友?再看后面,齐桓公显然为轮扁的话感到生气,告诉轮扁说出道理来没事,说不出来就处死。轮扁于是说出了下面一番道理。轮扁说的道理没错,但我觉得如果庄子换个主人公或许更真实些,比如编个木匠和一个大将军论凿卯的故事会更使人相信。

轮扁讲的道理是:在制作车轮的时候,砍的那个卯眼宽大了不行,窄小了也不行,要不松不紧最好。怎么能做到不紧不松呢?这个火候怎么把握?只能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长期实践研究总结出的规律。什么是经验?经验可以总结,但真不好说清楚,经验掺杂了主观的东西,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所谓得心应手就是说了经验在做事情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得心是感觉。轮扁可以传授给他儿子知识,但传授不了经验,经验还要自己去摸索,去探讨,去总结。

庄子在这个故事中其实是阐释了一个道的问题,道就是自然规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首先是承认有道,并且认为人们可以去研究,但只是觉得很难把握住规律,并认为能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可能不是规律。这是我对道德经开篇之言的理解。黄庭坚在《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诗中也写到: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其意思是相通的,一切要顺其自然,要随心所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