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拟黄芪苍术汤治疗带下病46例体会

邯郸居士

声名鹊起
杏叶会员
注册
2008/05/11
帖子
217
获得点赞
27
声望
10
拟黄芪苍术汤治疗带下病46例体会作者:周晓萍云南中医药杂志 年3期
关键词:带下病;中药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271.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62-01

笔者于2002~2006年应用自拟黄芪苍术汤治疗带下病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2例患者全部来自本院门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年龄14~20岁5例,20~45岁35例,45岁以上6例;已婚已育30例,已婚未育11例,未婚未育5例。对照组年龄15~19岁5例,21~44岁34例,44岁以上7例;已婚已育3例,已婚未育10例,未婚未育5例。2组年龄最小14岁,最大59岁,以23~45岁已婚中年妇女居多;病程1~2年;均经妇科B超检查,排除输卵管、子宫体、颈的恶性肿瘤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滴虫,霉菌性**炎。2组年龄、病情、病程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脾虚型:带下量多,色白,质稠粘,无臭,面色咣白,四肢欠温,精神倦怠,纳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濡弱。湿热型: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少腹疼痛,拒按,小便黄,大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黄芪苍术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20g,薏苡仁30g,知母15g,黄柏20g,柴胡10g,白术20g,苍术15g,陈皮10g,山药20g,红藤20g,败酱草20g,芡实15g,水煎日服1剂,日服3次。5剂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对照组:口服妇炎康片,每次4粒,日服3次,连服15天,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均恢复正常,诸症消失;好转:**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及诸症减轻;未愈:带下诸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治疗组46例中,治愈24例,好转22例。对照组46例中,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2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体会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所谓“十女九带”,以带下的量增多或色、质、气味的异常为其主症。西医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属此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虚、湿、毒损伤任、带二脉使任带二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清《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如绿豆之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乃肝经之湿热”。说明湿邪是带下的主因,脾虚运化无力。则湿邪内生,故治疗的关键在健脾益气,苍术、陈皮燥湿运脾;黄芪、白术、山药、芡实益气健脾而运湿;苡仁淡渗利湿健脾;知母、黄柏清湿燥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全方益气健脾,升阳除湿,清热解毒,健脾湿去则带下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