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加味四物汤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87
声望
113
年龄
47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四物汤加黄连、黄柏、黄芩。
出处: 《医钞类编》卷八。
主治: 湿热伤血,致赤痢或下血者。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出处: 《玉机微义》卷三十一引《元戎》。
主治: 瘀血所致腰痛麻木,月经不调,吐衄屎黑,及血肿,下利脓血;血滞经闭,或吐衄屎黑,喜忘,瘀痛及下利脓血;麻木,纯属死血者;妇人内有瘀血,月经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血肿。
用法用量:
附注: 桃红四物汤(《金鉴》卷四十四)、四物加桃仁红花汤(《方症会要》卷二)。1本方方名,《医级》作“红桃四物汤”。2《医部全录》本方用法:水煎,空心热服。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四物汤加桃仁(煮数次,去皮尖)、牛膝(酒浸)、陈皮、茯苓、甘草、白芷、龙胆草各等分。
出处: 《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
主治: 白虎历节风证。
用法用量: 水2钟,煎至1钟,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切细,作1服。
加减: 如痛在上者属风,加羌活、桂枝、威灵仙;在下者属湿,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龟版;有痰者,加南星、半夏、生姜;血虚者,倍当归、川芎,佐以桃仁、红花。
附注: 加味四味汤(《杏苑》卷七)。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3钱,川芎7分,丹皮8分,柴胡5分。
出处: 《喉科紫珍集》卷上。
主治: 血虚咽喉燥痛,微烦热恶寒,午后尤甚;劳伤火动,口破咽疼,晡热内热,脉数无力;血热口疮,或牙根肿溃,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 水2钟,加大枣2枚,水煎服。
加减: 3阴虚火咽痛者,加黄柏、知母各1钱,桔梗、元参各1钱5分;渴者,加麦冬、花粉各1钱5分。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生地、赤芍、川芎、茵陈、栀子、木通、车前、牛子、连翘、知母、滑石、甘草各等分。
出处: 《种痘新书》卷十一。 功效:滋阴降火,利小便,泻热。
主治: 麻疹退后,余毒未尽,而热之甚者,致口鼻出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生地(酒洗)1钱,黄芩(酒洗)1钱,黄柏(酒洗)1钱,槐花(炒)1钱。
出处: 《济阳纲目》卷九十五。
主治: 内热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制备方法: 上锉。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酒洗)1钱半,川芎1钱半,芍药(炒)1钱,熟地黄1钱,玄胡索1钱,蓬术(醋煮)1钱,香附(醋煮)1钱,砂仁8分,桃仁(去皮尖)7分,红花(酒炒)5分。
出处: 《济阴纲目》卷一。
主治: 经水将来,作疼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制备方法: 上锉。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血亏挟滞,不能统营气于经,故脐腹疼痛,然后经行。方中熟地补血以滋冲任,白芍敛阴以益肾肝,川芎行血海以调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蓬术破气中之血,香附理血中之气,桃仁破瘀血以通经,延胡活滞血以止痛,红花活血生新,砂仁醒脾行气,水煎温服,使滞化气行,则经血调和而脐腹疼痛无不退,天癸循环无不自如。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人参1钱,黄耆3钱,熟地1两,当归1两,白芍5钱,川芎2钱,半夏2钱。
出处: 《医学集成》卷二。
主治: 中风左瘫右痪。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酒洗)2钱,白芍药(炒)2钱,肉苁蓉2钱,熟地黄(酒洗)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人参5分,川芎1钱。
出处: 《济阴纲目》卷六。
主治: 气血两虚不孕。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月经前3服,经正行3服,经行后3服。
制备方法: 上锉。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四物汤加白术、茯苓、柴胡、丹皮。
出处: 《内科摘要》卷上。
主治: 血虚发热。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秦归2钱,川芎2钱,酒芍4钱,熟地4钱,丹参4钱,香附3钱,泽兰4钱。
出处: 《中医妇科治疗学》 功效:养血调气。
主治: 血虚气郁,月经量少而色紫黑,面色青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而弱。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加减: 心悸少寐,加枣仁(炒)3钱,柏子仁3钱;潮热或手心发热,加鳖甲3钱,丹皮2钱。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防风、荆芥各等分。
出处: 《准绳·类方》卷七。
主治: 打损眼目,疮毒入目,血热不散,两眦皆赤,及疮疖。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1盏,再入生地黄汁少许,去滓温服。再以生地黄1两,杏仁20粒(去皮尖)研细,用绵子裹药敷在眼上,令干,再将瘦猪肉薄切,粘于眼上,再服《局方》黑神散。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白茯苓1钱。
出处: 《济阴纲目》卷十三。
主治: 产后阴虚血弱,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加减: 热盛,加炒干姜;虚烦,加茯神、远志。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生地黄(酒洗)1钱半,当归(酒洗)7分,川芎7分,赤芍药(酒洗)7分,山栀子(炒黑)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牡丹皮1钱,元参1钱,知母(酒炒)5分,白术(炒)5分,甘草3分,陈皮3分,黄柏(酒炒)2分。
出处: 《济阳纲目》卷五十九。
主治: 吐血、呕血初起。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加减: 如身热,加地骨皮、枳实、黄芩各1钱,软柴胡(酒洗)5分;呕吐血,加知母、石膏,以泻胃火;咳血,加茅根、黄芩,以泻肺火;唾咯血,加栀子、黄柏、肉桂少许,以泻肾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干姜、柏叶、茜根、大小蓟各1钱;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1钱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栀子,更加车前子、小蓟、黄连,俱炒半黑,各8分;诸失血久,加升麻、阿胶、人参,入童便、姜汁、韭汁。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归身1钱,人参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麦冬1钱,白芷1钱。
出处: 《万氏女科》卷三。
主治: 初产之妇,乳方长,乳脉未行;或产多之妇,气血虚弱,乳汁短少。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更煮猪蹄汤食之,则乳汁自通。猪蹄1对,洗尽煮烂,入葱调和,并汁食之。要是入香油炒过穿山甲共煮,去甲食之,更效。
加减: 如因乳不行,身体壮热,胸膈胀闷,头目昏眩者,加木通、滑石各1钱。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1钱,川芎1钱,生地(姜、酒炒)1钱,芍药倍用,人参5分,五味子5分。
出处: 《济阳纲目》卷三十一。
主治: 血虚,阳无所依附,上奔而喘。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制备方法: 上锉。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川芎1钱,白芍1钱,知母1钱,瓜蒌仁1钱,生地2钱,当归2钱,诃子2钱,冬花6分,桔梗4分,甘草4分,兜铃4分,生姜1大片。
出处: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主治: 生产半月后,干嗽有声,痰少者。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川芎1钱,蒌仁1钱,知母1钱,诃皮1钱,当归2钱,熟地2钱,桔梗4分,兜铃4分,款冬6分。
出处: 《胎产秘书》卷下。
主治: 产后半月,干嗽有声而痰少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酒洗)、牛膝、香附、生甘草、侧柏叶。
出处: 《济阳纲目》卷一○七。
主治: 阴虚气郁,牙出鲜血。
用法用量: 水煎嗽口;或服亦可。
制备方法: 上锉。
 
名称: 加味四物汤别名:加味四物汤
组成: 当归5分,川芎5分,赤芍5分,生地(俱酒洗)5分,柴胡5分,升麻5分,麦冬5分,木通(去皮)5分,黄芩(酒炒)5分,桔梗5分,薄荷1分。
出处: 《育婴秘诀》卷四。
主治: 小儿疟疾,并发惊痫,久则成疳。
用法用量: 加灯心10根,水煎,乳母食后服,儿服母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