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7
- 获得点赞
- 89
- 声望
- 38
- 年龄
- 55
康某某,男,61岁,中学老师。1988年12月因腹股沟及右下腹肿物就诊,B型超声检查示下腹部及主动脉旁巨大肿物,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后病况改善,至1991年春开始恶化,同年6月因腹腔多处肿物扩散出现黄疳、腹水、贫血并肝肾功能损害而发病危通知,经过积极的抢救措施后虽获缓解,但患者惧怕化疗副反应而于1991年7月中旬求治于余。诉腹痛不适,心悸眠差,疲乏短气,胃纳欠佳,时有发热,口干苦,大便溏,溺短黄,舌苔白厚腻,脉濡细,查体消瘦,颜面萎黄,颈及锁骨上、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软,叩诊有少量腹水,肝大右肋下2CM、剑突下4CM,脾未触及,脐部右侧肿物约7CM×8CM,B型超声波及CT检查示中腹部及腹膜后巨大肿物,肝脏浸润性转移,诊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Ⅳ),中医辨证属脾虚痰瘀,治宜健脾除痰,祛瘀消症。处方如下:
消瘤异功饮(自拟):党参30克、北芪30克、白术15克、云苓20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15克、山慈菇12克、猫爪草2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田七6克、守宫6克。
煎服及加减法:本方宜文火久煎约2小时,可加水7~8碗煎至1碗;服1~2周后则易生南星、生半夏为胆南星、法半夏1~2周,如此交替使用;大便溏薄、泄泻则去海藻、昆布加苡米40克、夏枯草20克;大便干结则去白术、云苓加大黄12克、生地24克;眩晕、疲乏去昆布、田七加杞子18克、杜仲15克,并可在辨证基础上再选用蜈蚣、土鳖、地龙、僵蚕、露蜂房等虫类药。
患者一直坚持服消瘤异功饮治疗,自觉症状逐渐好转,体质改善,半年内体重由59KG增至71KG,腹部肿块约缩小一半,如此服药带瘤生存近6年,至1997年初复查,肝脾未见浸润病灶,腹部肿块消失,已过正常人生活。
消瘤异功饮(自拟):党参30克、北芪30克、白术15克、云苓20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15克、山慈菇12克、猫爪草2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田七6克、守宫6克。
煎服及加减法:本方宜文火久煎约2小时,可加水7~8碗煎至1碗;服1~2周后则易生南星、生半夏为胆南星、法半夏1~2周,如此交替使用;大便溏薄、泄泻则去海藻、昆布加苡米40克、夏枯草20克;大便干结则去白术、云苓加大黄12克、生地24克;眩晕、疲乏去昆布、田七加杞子18克、杜仲15克,并可在辨证基础上再选用蜈蚣、土鳖、地龙、僵蚕、露蜂房等虫类药。
患者一直坚持服消瘤异功饮治疗,自觉症状逐渐好转,体质改善,半年内体重由59KG增至71KG,腹部肿块约缩小一半,如此服药带瘤生存近6年,至1997年初复查,肝脾未见浸润病灶,腹部肿块消失,已过正常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