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18年,曾祖父、祖父及父亲均为清太医院御医。自1934年悬壶于北京以来,迄今已60载。现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每天照常门诊。许多同志都问我,我的养生诀窍是什么?我认为:
一、生命在于运动
我对“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至理名言的体会是比较深的,我从小就喜欢锻炼,十几岁时开始练拳,如少林拳、八卦掌以及后来的太极拳,到现在我已79岁,练了60多年,养成了习惯。我每天早晨乘早班车到北海公园,先绕北海湖步行一周,然后练拳,练八卦掌等。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从不间断,7时返回家。有时去香山爬鬼见愁。
二、走为百炼之祖
“走路”每个人都会,每天都离不开,可许多人不知道走路的深奥意义。
60年代初期,由于过度劳累,在一次查房时,突然心绞痛发作。经协和医院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后壁大面积心肌梗死”,血压222/100mmHg,医生令我停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而我自己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而是以走路锻炼为主,吃药为辅,每天早晨到北海攀登白塔的台阶,坚持三个月后经检查,梗塞完全消失。
1973年,我开始声音嘶哑,且越来越重,最后失音,经协和、同仁、北医大等几家医院检查都诊断为喉癌,其治疗方法只有手术一条路。但是我又用老办法,以走路为主以吃药为辅坚持了三个月,症状便奇迹般的消失了。到现在已经过20多年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从医学角度看,行走锻炼,无病可以防病,有病可以促进病愈,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有促进作用。晨起走路一小时,精神焕发一天,晚上行走一小时,可以安然入睡一夜。
三、调节饮食防病延年
调节饮食在中医养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饮食有节
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看,并不是营养跟不上,而是营养过剩。
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是蛋白、脂肪和糖,但他们的代谢谢产物却对人体极为不利。适当节制饮食,不但可以减轻各脏器、各系统负担,同时还能起到延缓衰老过程、防病延年的作用。
我一般早晨吃一两、中午2两,晚上1两,一天最多不超过5两,但我还要锻炼、工作、讲课、门诊,每天看病30-60人,甚至有时80-100人,仍保持精神充沛,不觉疲倦,精力旺盛。
2、多食清淡,少吃厚腻
清淡饮食对人体有好处。特别是老年人与体质虚弱的人,因为他们的消化功能较弱。
3、忌辛辣
辛辣刺激之物如韭菜、茴香、辣椒等易化火伤阴液,故应少食或忌食。
一、生命在于运动
我对“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至理名言的体会是比较深的,我从小就喜欢锻炼,十几岁时开始练拳,如少林拳、八卦掌以及后来的太极拳,到现在我已79岁,练了60多年,养成了习惯。我每天早晨乘早班车到北海公园,先绕北海湖步行一周,然后练拳,练八卦掌等。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从不间断,7时返回家。有时去香山爬鬼见愁。
二、走为百炼之祖
“走路”每个人都会,每天都离不开,可许多人不知道走路的深奥意义。
60年代初期,由于过度劳累,在一次查房时,突然心绞痛发作。经协和医院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后壁大面积心肌梗死”,血压222/100mmHg,医生令我停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而我自己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而是以走路锻炼为主,吃药为辅,每天早晨到北海攀登白塔的台阶,坚持三个月后经检查,梗塞完全消失。
1973年,我开始声音嘶哑,且越来越重,最后失音,经协和、同仁、北医大等几家医院检查都诊断为喉癌,其治疗方法只有手术一条路。但是我又用老办法,以走路为主以吃药为辅坚持了三个月,症状便奇迹般的消失了。到现在已经过20多年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从医学角度看,行走锻炼,无病可以防病,有病可以促进病愈,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有促进作用。晨起走路一小时,精神焕发一天,晚上行走一小时,可以安然入睡一夜。
三、调节饮食防病延年
调节饮食在中医养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饮食有节
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看,并不是营养跟不上,而是营养过剩。
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是蛋白、脂肪和糖,但他们的代谢谢产物却对人体极为不利。适当节制饮食,不但可以减轻各脏器、各系统负担,同时还能起到延缓衰老过程、防病延年的作用。
我一般早晨吃一两、中午2两,晚上1两,一天最多不超过5两,但我还要锻炼、工作、讲课、门诊,每天看病30-60人,甚至有时80-100人,仍保持精神充沛,不觉疲倦,精力旺盛。
2、多食清淡,少吃厚腻
清淡饮食对人体有好处。特别是老年人与体质虚弱的人,因为他们的消化功能较弱。
3、忌辛辣
辛辣刺激之物如韭菜、茴香、辣椒等易化火伤阴液,故应少食或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