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3
- 获得点赞
- 89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试点指导意见公布强调公益性◎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
■解读
昨天,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从九个方面切实缓解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根据指导意见,我国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
本报讯 根据指导意见,16个试点城市分别是:辽宁省鞍山市、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深圳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株洲市、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
2009年8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的通知》后,各地积极组织试点申报工作,共有28个省(区、市)的40个城市(城区)申报了试点。
之后,卫生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按照兼顾东西部地区、以地市级为主等原则,在审核各地申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建议名单。2009年12月22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确定辽宁省鞍山市等16个城市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卫生部表示,各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要针对本地公立医院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地工作基础和环境条件,制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4月底前报送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此外,各省(区、市)要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公立医院踏上公益性“归途”
■分析
名为“公立医院”,实则是“营利”医院——近20多年来,我国的公立医院日益为“名不副实”而尴尬。卫生部等单位联手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
昨天公布的指导意见中,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思想的第一条便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院将重新回归公益性,这也是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题的正道。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共有公立医院1.4万余家。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端,公立医院集“看病难、看病贵”等矛盾于一身,是每次医改都绕不开的“堡垒”和“重头戏”。
这次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解读
昨天,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从九个方面切实缓解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根据指导意见,我国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
本报讯 根据指导意见,16个试点城市分别是:辽宁省鞍山市、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深圳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株洲市、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
2009年8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的通知》后,各地积极组织试点申报工作,共有28个省(区、市)的40个城市(城区)申报了试点。
之后,卫生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按照兼顾东西部地区、以地市级为主等原则,在审核各地申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建议名单。2009年12月22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确定辽宁省鞍山市等16个城市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卫生部表示,各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要针对本地公立医院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地工作基础和环境条件,制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4月底前报送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此外,各省(区、市)要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公立医院踏上公益性“归途”
■分析
名为“公立医院”,实则是“营利”医院——近20多年来,我国的公立医院日益为“名不副实”而尴尬。卫生部等单位联手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
昨天公布的指导意见中,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思想的第一条便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院将重新回归公益性,这也是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题的正道。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共有公立医院1.4万余家。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端,公立医院集“看病难、看病贵”等矛盾于一身,是每次医改都绕不开的“堡垒”和“重头戏”。
这次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