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胡希恕对温病条辨的批判到底如何

yiao8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4/04
帖子
36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胡希恕温病条辨拾遗》中,胡老对原书有很多批判,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我不知道胡老的批评如何,我们该怎么看待胡老的批判?
 
印象中似乎在某个讨论“伏气”的帖子里,有人引证胡希恕对此问题的看法。

当时我一瞧见其见解,就知道了胡希恕徒有虚名,对温病是外行。

圣人云,不知为不知。

对于不知道的学问胡诌一通,半吊子也。
 
胡希恕老师对中医有独到的见解,无知者,莫妄加论断。
 
胡希恕老师对中医有独到的见解,无知者,莫妄加论断。
 
把胡老的批评逐条列举出来嘛

不然怎么讨论?你说的那书我没看过,,,
 
《胡希恕温病条辨拾遗》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从其他的几本书还有医疗经验来看,他的水品和刘度舟比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尤其说伤寒跟内经没有关系就可以看出此人学的太偏了。因为他忽略了人的生理功能只有一套,没有生理功能的支持如何分析病机!
 
========
hg107
胡希恕老师对中医有独到的见解,无知者,莫妄加论断。
========

这种心态,已沦落为迷信。

当知术有专门,胡希恕或许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但并不代表他懂得温病。

“冬不藏精”指什么,他懂么?
 
我觉得,在伤寒论方面,胡希恕与刘渡舟分别从两种角度去论述,只是语言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其合理内核是相同的,殊途同归。人体病机只有一种也是对的,胡与刘对病机的描述所用的语言不同而已,若针熟悉二人的用语习惯,就可以知道,他们两人表述的内容大至相同。
但总的来看,还是胡希恕讲的详细一些,明白一些。例如在苓桂枣甘汤与桂枝加桂汤同样治奔豚的鉴别上,胡希恕就明确指出,桂枝加桂汤是单纯的气上冲,而苓桂枣甘汤是气携水饮上冲。刘老对此虽未明言,但他说了,“凡气上冲者,皆是上面虚”,并且引用了《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以桂枝甘草汤为底进行加味,目的就是温心阳以降气冲”。对于桂枝的作用,胡老直接说“桂枝降气冲”。
从这些微小的差别上,我们可以得出:
对于伤寒论,在同一问题上,二者各有表达,只是语言不同;在不同问题上,二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也各有发挥,只是侧面不同。
我们如果参看二人之书,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找到二人见解不同的根本区别,自然我们将得到更多。
 
我觉得,在伤寒论方面,胡希恕与刘渡舟分别从两种角度去论述,只是语言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其合理内核是相

好学善思
 
中医除了四大经典外,其他都较偏,只是他们发挥了经中的某些论点一举成名。胡老那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气候,地点的观点来看的,谁也不能说自己的学说十全十美。
 
但也很佩服你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来的精神!
 
胡老学医于民国,民国年间山西阎锡山在太原举办中医讲习所,群居名医因采用《温病条辨》辨证治疗风温,用银翘散引起一死亡医疗事故,使讲习所关闭。使《温病条辨》在民国医生心中留有阴影,学习研究砭低着很多,想吴鞠通一生以“认证无差”著称想不到的。
 
胡希恕对什么不批判,我看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连太阳病都没有看完,他就把《伤寒论》批判 的体无完肤,这个也是错误的,那个也是错误的,仲景成就了你,你比仲景晚了2000多年,还挑这么多毛病,以为你是谁啊?刘渡舟的讲座就比他深入和客观许多
 
我觉得胡老对《条辨》的评论还是很客观的,胡老的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日人《皇汉医学》,他以经方的理论来看待《条辨》,自然有他独特的见解,况且胡老为临床家,其评论自有其临证基础作为依据。
 
用经典没治好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批判黄元御、彭子益,也有人批判叶天士,更有人批判《黄帝内经》是伪书,还有方舟子等批判中医。种种说法未必客观。很多批判都只是个案。一个中医没办法,不能说中医没办法,用经典一次失败,不能说经典没用。
中医毕竟不能照着讲,需要接着讲。经典也需要活学活用。
 
胡希恕北京中医药大学讲伤寒论序,直接被学子起哄赶下讲台,最后教务处出面换教授上课才作罢,类似此类不少,但胡希恕从没因这些放弃自己的学术坚持,终成一代大家。试问几人能做到如此与学问较真,试问有如此执念,又有几人不能得道。所以对胡老我是满心钦佩。
 
《胡希恕温病条辨拾遗》写得非常好,温病条辨根本无法与伤寒论相提并论,都是抄的,温病包含于伤寒论之中,只是有些人不知道伤寒论中的治法,自己编了许多,有一些方剂是可取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用经方都可以处理的。
 
yiao8; 说:
yiao8 发表于 2012-2-7 08:46
我觉得,在伤寒论方面,胡希恕与刘渡舟分别从两种角度去论述,只是语言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其合理内核是相

桂枝降冲?还有人说桂枝升肝呢.不知其理,就有各种怪论.
 
春,阳之生也,是其王气,故辛寒不能胜之.春温以辛寒非其正治
 
中医学家一直都在相互攻击,根本不奇怪,总觉得象盲人摸象的状况,你说这样,他说那样,其实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多数中医家对中医的认知,情况应该和这类似,都只了解中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貌。你不能否认他们对中医某一部分理解的很深,所以他们会成为名医。姚明是著名运动员,邓亚萍也是,姚明闯入邓亚萍的运动领域,他什么也不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