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网上看到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因为在临床上不会用中医的方法看病而改行干西医了。
痛心之余,就想:哪里出问题了呢?
我是一爱好者,没有进过中医学院,但是中医学院的教材还是有几本的。跟现在的比老了点,但是也可以看出一点问题。
我最初买教材,也是为了用。人么,难免会生病,被医院骗过几次后,就想自己研究研究,看不好病,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好。至少能知道医生开的方子对不对路。
家里人有病我就到教材上去找与家人病症相似的证型,希望能够照方抓药。可是,大多数时候我都失望了。很难找到与教材上写的相识的证型。
我就想:是教材写错了,还是不全,为什么会没有呢?
书看得多了,我明白了,是这种分科教学的方法错了。
分科教学的方法培养的不是学生辨证论治的活思维方法,而是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号入座的定性的思维的思维方法。可能有的医生就会埋怨病人不按照教材生病,长期的临床疗效不佳,导致怀疑中医的科学性。
自己的一点浅见,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痛心之余,就想:哪里出问题了呢?
我是一爱好者,没有进过中医学院,但是中医学院的教材还是有几本的。跟现在的比老了点,但是也可以看出一点问题。
我最初买教材,也是为了用。人么,难免会生病,被医院骗过几次后,就想自己研究研究,看不好病,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好。至少能知道医生开的方子对不对路。
家里人有病我就到教材上去找与家人病症相似的证型,希望能够照方抓药。可是,大多数时候我都失望了。很难找到与教材上写的相识的证型。
我就想:是教材写错了,还是不全,为什么会没有呢?
书看得多了,我明白了,是这种分科教学的方法错了。
分科教学的方法培养的不是学生辨证论治的活思维方法,而是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号入座的定性的思维的思维方法。可能有的医生就会埋怨病人不按照教材生病,长期的临床疗效不佳,导致怀疑中医的科学性。
自己的一点浅见,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