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李中梓--心疝案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上舍宋敬夫,心腹大痛,伛偻不可以仰。日与行气和血,无益也。

余诊其左寸滑而急,视其气不能以息,偶得一咳,攒眉欲绝。此为心疝无疑。亟令其以酱姜进粥。乃取小茴香、川楝子、青木香、广木香、茱萸、木通、玄胡索、归身、青皮,一服而痛减,五日而安。
 
《素问·脉要精微论》: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从此段经文看此案可知古医家对经典的把握程度,今人及此者几人?
 
《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心脉搏滑急为心疝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或阴阳而痛,或四支逆冷,或唇口变青,皆其候也。”

证见心痛如锥刺,少腹有隆起之状,甚则四肢逆冷,口唇青紫,或自觉有气由少腹部上冲于心者。治宜散寒止痛,选方内服木香散,或用四逆汤,牡丹丸。
 
《圣济总录》 >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心疝
论曰内经谓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夫脏病必传于腑,今心不受邪,病传于腑,故小肠受之,为疝而痛,少腹当有形也,世之医者,以疝为寒湿之疾,不知心气之厥,亦能为疝,心疝者、当兼心气以治之。

治心疝心痛闷绝,木香散方

木香(炮)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一两) 高良姜 干姜(炮) 诃黎勒皮 赤芍药 枳壳(去瓤麸焙) 赤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草豆蔻(去皮) 芎 牵牛子(炒各三分)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

治心疝,心痛,虚冷烦闷,当归汤方

当归(切炒) 干姜(炮) 赤芍药 黄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半夏(为末姜汁作浓朴(去粗

上一十二味, 咀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心疝,心痛如锥所刺,牡丹丸方

牡丹皮 桂(去粗皮) 芍药 乌头(炮裂去皮脐)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锉) 木香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不拘时。

治心疝,心痛不可忍,木香散方

木香 羌活(去芦头) 槟榔(生锉) 牡丹皮 当归(切炒) 桂(去粗皮) 青橘皮(汤浸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沸汤或温酒调下,不拘时。

治心疝,心胁痛,及绕脐痛,芍药丸方

芍药 桔梗(去芦头炒) 细辛(去苗叶)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桂(去粗皮)干姜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米饮下,不拘时。

治心疝心痛,肢体虚冷,蓬莪术煮散方

蓬莪术(煨) 槟榔(生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甘草(炙锉) 桂(去粗皮各一两) 胡椒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

治痼冷在内,阴气交攻,心痛如刺,橘皮益智汤方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益智(去皮) 乌头(炮裂去皮脐) 威灵仙(去土各一两)

上四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治阴冷交攻,心疝疼痛,紫桂丸方

桂(去粗皮半两) 当归(焙三分) 吴茱萸(汤浸焙炒一两

上三味为细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炒生姜盐酒下,米饮亦得,日三.治心疝,冷痛不可忍,三温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蓬莪术(煨锉各一两) 胡椒(半两)

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热酒调下,不拘时,妇人醋汤下。
 
心疝:邪气客于心经,小肠受之,故症见腹痛,少腹部隆起,名为心疝。《圣济总录·诸疝门》所云甚是。
 
少腹部隆起-肠型?
 
腹痛,少腹部隆起-肠型?-肠梗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