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24 帖子 473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2/04/15 #1 友左眼目内呲痒痛,不由的想用手指去揉揉,劝其别,还是用这个吧:一杯白开水,用消毒棉棒沾湿清洗眼部,随取毫针一寸,针内庭入五分深,一次愈 附件 花.jpg 102.9 KB 查看: 50 内庭.jpg 20.1 KB 查看: 49
刘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24 帖子 473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2/04/16 #3 梨涡浅笑 说: 图文并茂好文章 又学一招 刺太冲效果也很好 点击展开... 呵呵,多谢分享,下次单独试试,看下效果
刘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24 帖子 473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2/06/04 #9 永远是学生 说: 谢谢分享!!! 点击展开... 如果已经感染发红,眼眵明显增多,就要配合一些其它穴位针刺或点刺,效果才好
刘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24 帖子 473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3/02/06 #12 三木源 说: 图文并茂好文章 又学一招 用至阴效果也很好。 点击展开... 多谢三木老师指点
刘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24 帖子 473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2013/04/17 #14 国医信徒 说: 刘女士你好,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点击展开... 国医好,此法为首尾循经取穴法 所谓首尾循经取穴,即病变在经脉的起始穴处,针本经脉的止端穴;病变在经脉的止端穴处,针本经脉的起始穴,根据情况,也可以起、止端的穴位同用。此种取穴方法在彭静山先生所著的《针灸秘验》一书中有记载
国医信徒 说: 刘女士你好,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点击展开... 国医好,此法为首尾循经取穴法 所谓首尾循经取穴,即病变在经脉的起始穴处,针本经脉的止端穴;病变在经脉的止端穴处,针本经脉的起始穴,根据情况,也可以起、止端的穴位同用。此种取穴方法在彭静山先生所著的《针灸秘验》一书中有记载
085VU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1/10 帖子 5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3/04/18 #15 刘娟 说: 国医好,此法为首尾循经取穴法 所谓首尾循经取穴,即病变在经脉的起始穴处,针本经脉的止端穴;病变在经脉的 点击展开... 不错的东东,赞一个!!!
国医信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2 帖子 622 获得点赞 7 声望 18 年龄 65 2013/04/18 #16 刘娟 说: 国医好,此法为首尾循经取穴法 所谓首尾循经取穴,即病变在经脉的起始穴处,针本经脉的止端穴;病变在经脉的 点击展开... 首先感谢刘娟女士的指教,本人长了见识,那么按此理论,睛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之接点,当取以上二经的另端穴位,请问取井穴足窍阴(或少泽)、还是荥穴足通谷(或前谷)好呢?补还是泻呢?
刘娟 说: 国医好,此法为首尾循经取穴法 所谓首尾循经取穴,即病变在经脉的起始穴处,针本经脉的止端穴;病变在经脉的 点击展开... 首先感谢刘娟女士的指教,本人长了见识,那么按此理论,睛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之接点,当取以上二经的另端穴位,请问取井穴足窍阴(或少泽)、还是荥穴足通谷(或前谷)好呢?补还是泻呢?
国医信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2 帖子 622 获得点赞 7 声望 18 年龄 65 2013/04/18 #17 刘娟 说: 国医好,此法为首尾循经取穴法 所谓首尾循经取穴,即病变在经脉的起始穴处,针本经脉的止端穴;病变在经脉的 点击展开... 很是抱歉,将您的名字打错。
南宫。凌浩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5/01 帖子 871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35 2013/05/05 #18 国医信徒 说: 首先感谢刘娟女士的指教,本人长了见识,那么按此理论,睛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之接点,当 点击展开... 我的推断:刘姐可能用的是“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吧,用泻法,由于井穴皮肤比较浅,故“泻井当泻荥”,我只是猜测而已,仅做参考。
国医信徒 说: 首先感谢刘娟女士的指教,本人长了见识,那么按此理论,睛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之接点,当 点击展开... 我的推断:刘姐可能用的是“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吧,用泻法,由于井穴皮肤比较浅,故“泻井当泻荥”,我只是猜测而已,仅做参考。
南宫。凌浩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5/01 帖子 871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35 2013/05/05 #19 国医信徒 说: 很是抱歉,将您的名字打错。 点击展开... 已经改正了
无处不中医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4/25 帖子 4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3/05/28 #20 梨涡浅笑 说: 图文并茂好文章 又学一招 刺太冲效果也很好 点击展开... 也曾有一女患者,目内眦痛,辩证肝郁化火应该没错,攒竹太冲,为啥第二天她说还疼得厉害?因为不是本人患者,以后我也没再扎她。针刺手法是什么?同样穴位手法相差如此大?我是穴位得气后留针三十分钟
梨涡浅笑 说: 图文并茂好文章 又学一招 刺太冲效果也很好 点击展开... 也曾有一女患者,目内眦痛,辩证肝郁化火应该没错,攒竹太冲,为啥第二天她说还疼得厉害?因为不是本人患者,以后我也没再扎她。针刺手法是什么?同样穴位手法相差如此大?我是穴位得气后留针三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