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5/08 #1 文学张方之,久忧暴惊,遂发颠妄。或补心神,或逐痰涎,均无裨也。求治于余。 余曰,六脉结而有力,非大下其痰,无由痊也。先服宁志膏三日,遂以小胃丹下之。三月之内,服小胃丹数次,去痰积始尽。更以归脾、妙香加牛黄、龙骨为丸,剂毕而康。向使不与下之,或虽下之未必屡屡下之,以尽其痰,遂成痼疾矣。
文学张方之,久忧暴惊,遂发颠妄。或补心神,或逐痰涎,均无裨也。求治于余。 余曰,六脉结而有力,非大下其痰,无由痊也。先服宁志膏三日,遂以小胃丹下之。三月之内,服小胃丹数次,去痰积始尽。更以归脾、妙香加牛黄、龙骨为丸,剂毕而康。向使不与下之,或虽下之未必屡屡下之,以尽其痰,遂成痼疾矣。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5/08 #2 前用‘逐痰涎’之法而不应者,药力未及,凭脉知此方向无误,乃屡下去尽其痰方愈 治病未效的原因,一个是诊断有误,药不对症,自然要改弦易辙另觅治法,一个是药轻不能胜病,自当大力药剂以胜其疾 做出正确判断依靠的是什么? 四诊而已 所以有人说中医看病,最主要的就是在认证
前用‘逐痰涎’之法而不应者,药力未及,凭脉知此方向无误,乃屡下去尽其痰方愈 治病未效的原因,一个是诊断有误,药不对症,自然要改弦易辙另觅治法,一个是药轻不能胜病,自当大力药剂以胜其疾 做出正确判断依靠的是什么? 四诊而已 所以有人说中医看病,最主要的就是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