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24
- 帖子
- 68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 年龄
- 49
我从搞临床以来,遇到过3例病人,百思不得其解,借助华夏中医论坛这个平台向各位老师和同行高人请教
遇到这3人的时间前后几年,记忆犹新。患者均为男性儿童,7到12岁不等。主要症状就是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吃水吐水,有间歇,有时呕吐黄绿色汁液。不发热不疼痛,经过当地人民医院检查无异常,血生化指标完全正常。经过住院治疗不见任何好转,最长住了10天,最短的也住了4天。这3人有一人发病前被家长打过,一人从谷堆上跳下,一人不清楚。3人发病时都喜欢弯腰低头,有一只脚弯屈不能伸直和另一只平齐。舌脉各不相同。这3人后来都是经过当地老人用手法治疗好的。当地俗称“吊痞”(音)用抽(音),实际上是用手在腹部往上抬,然后再用布带绕腹部固定。效果特别好,一般一次以后就好。经过治疗后呕吐频率明显减轻,几小时后就能进流质饮食。第2天就能正常进食品。完全不用输液打针。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2卷治疗呕吐方条目下有“胆倒”一证,有类似情况。可惜也描述不太清楚。现向各位老师请教该病机制是什么?病位在哪里?现代医学应该是什么病?有知道具体手法的请多多赐教。不胜感激
’
遇到这3人的时间前后几年,记忆犹新。患者均为男性儿童,7到12岁不等。主要症状就是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吃水吐水,有间歇,有时呕吐黄绿色汁液。不发热不疼痛,经过当地人民医院检查无异常,血生化指标完全正常。经过住院治疗不见任何好转,最长住了10天,最短的也住了4天。这3人有一人发病前被家长打过,一人从谷堆上跳下,一人不清楚。3人发病时都喜欢弯腰低头,有一只脚弯屈不能伸直和另一只平齐。舌脉各不相同。这3人后来都是经过当地老人用手法治疗好的。当地俗称“吊痞”(音)用抽(音),实际上是用手在腹部往上抬,然后再用布带绕腹部固定。效果特别好,一般一次以后就好。经过治疗后呕吐频率明显减轻,几小时后就能进流质饮食。第2天就能正常进食品。完全不用输液打针。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2卷治疗呕吐方条目下有“胆倒”一证,有类似情况。可惜也描述不太清楚。现向各位老师请教该病机制是什么?病位在哪里?现代医学应该是什么病?有知道具体手法的请多多赐教。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