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18
- 帖子
- 194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大师手记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强巴赤列系统总结望诊、触诊、问诊特征,阐明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释读
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很容易得一种红细胞增多症。有些人一听会觉得:红细胞多了有什么不好?就不愁贫血了呀?其实不然,红细胞过多,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全身血管都扩张充血,非但不能提供必需的氧气,人体微循环还会因血细胞过多而变得更差,更容易出现血栓。
这种病绝大多数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发病,并且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慢性低氧引起红细胞增生过度。对于本病,藏医大师强巴赤列结合藏医传统疗法,总结了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强巴赤列教授曾经接诊过一位在那曲(隶属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县)工作16年,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年的男性患者,开出了这样的药物处方:早上服二十五味余甘子丸4粒,中午服用十八味檀香丸,晚上服用十五味沉香丸,间隔服用余甘子汤;15天后微调药物,早、中午同前,晚上服用二十味沉香丸,间隔服用婆婆纳汤和三果汤;5天后实施放血疗法。最后,患者痊愈。
健康回音壁
藏医治疗学丰富多彩,其中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运用广泛。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将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
藏医放血过程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所谓鼓脉法,就是设法使血流旺盛,这需要在放血前三天先内服一些分解药如三果汤,目的是将病血和正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进针的穴位要避开要害部位及命脉部位。
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黏液者,均为病血。如果放出的血色鲜红且较稠,则为正血,不能再放。至于放血多少合适,也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而定,一般病人体质较壮实者,可略多放些。放血时,一旦病血流尽、正血出现,应立即停止,以免损伤正气。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强巴赤列系统总结望诊、触诊、问诊特征,阐明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释读
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很容易得一种红细胞增多症。有些人一听会觉得:红细胞多了有什么不好?就不愁贫血了呀?其实不然,红细胞过多,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全身血管都扩张充血,非但不能提供必需的氧气,人体微循环还会因血细胞过多而变得更差,更容易出现血栓。
这种病绝大多数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发病,并且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慢性低氧引起红细胞增生过度。对于本病,藏医大师强巴赤列结合藏医传统疗法,总结了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强巴赤列教授曾经接诊过一位在那曲(隶属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县)工作16年,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年的男性患者,开出了这样的药物处方:早上服二十五味余甘子丸4粒,中午服用十八味檀香丸,晚上服用十五味沉香丸,间隔服用余甘子汤;15天后微调药物,早、中午同前,晚上服用二十味沉香丸,间隔服用婆婆纳汤和三果汤;5天后实施放血疗法。最后,患者痊愈。
健康回音壁
藏医治疗学丰富多彩,其中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运用广泛。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将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
藏医放血过程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所谓鼓脉法,就是设法使血流旺盛,这需要在放血前三天先内服一些分解药如三果汤,目的是将病血和正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进针的穴位要避开要害部位及命脉部位。
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黏液者,均为病血。如果放出的血色鲜红且较稠,则为正血,不能再放。至于放血多少合适,也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而定,一般病人体质较壮实者,可略多放些。放血时,一旦病血流尽、正血出现,应立即停止,以免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