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3/02
- 帖子
- 930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0
- 年龄
- 34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利用这节课,介绍一下转绕佛塔的功德。佛教徒都明白绕塔有很大的功德,但有些细节问题若没有介绍,极个别人可能不太懂,所以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
佛塔是诸佛的意所依,从历史上看,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佛塔了:《百业经》中有个国王叫哲巴,他前世造过拘留孙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迦叶佛时代有个直智国王,他也造了许多佛塔;释迦牟尼佛出家时,是在清净佛塔面前出家的;尼泊尔的香根佛塔,也是好多佛之前就存在了 ……所以说,佛塔的历史跟佛像、佛经的历史有所不同。
在印度,佛陀涅槃以后,阿育王于世界各地修了八万四千座佛塔;龙猛菩萨造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塔;印度金刚座那里也有一座佛塔……印度大乘和小乘的塔相当多。佛塔传到藏地时,国王赤松德赞在卫藏造了以桑耶塔为主的许多佛塔,后来又传到安多、康区,逐渐遍及整个藏地。在汉地,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算是最早的一座佛塔了,它修建于两汉时期,但现在有人认为,普彤塔的年代 比这个更早。不管怎么样,自佛灭度之后,佛塔传遍了南赡部洲的每一个角落,信奉、供养、朝拜的人相当多。尤其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是人与非人的供养福田,对之礼拜供养有相当大的功德。
至于佛塔的分类,印度有八大佛塔,藏地比较信奉时轮金刚塔,密宗各个仪轨里也有不同的佛塔,在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中,还有一些修行的佛塔。据《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所述,佛塔与声闻缘觉的灵塔在形状上、加持上有所不同。佛塔是佛陀的意所依,《密集金刚》云:“诸佛之住处,宫殿乃佛塔。”应把佛塔当作诸佛的宫殿来想。小乘的《根本律释》中云:“佛塔即法身。”这一点在《宝积经》中也有说明,经云:“何人供养承事住世之我与涅槃后之佛塔,其二功德相等。何以故?因佛陀以法身而立,非以色身而立。”因此,佛塔是三宝的所依,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但凡佛教兴盛的地方,佛塔都比较多。譬如在泰国,无论你到山上去、到城市里,一路上佛塔随处可见。同样,在我们藏地,哪里都可以看见白色的佛塔。泰国好多佛塔都是贴金的,所以是金黄色,而我们藏地比较贫穷吧,没有金,白色的佛塔比较多。听说有个领导来藏区视察后,特别不满意地说:“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有白色的佛塔?我心里很不舒服!”(可能是他的业力现前。看见那么多佛塔,本应生起欢喜心的。)我们藏族人有种传统:见到佛塔、寺院或出家人时,会马上摘下帽子,双手合掌。如果没时间到跟前顶礼,远远在车里或者马上、路上恭敬合十,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造塔的具体功德,《佛说造塔经》中讲得很详细。《譬喻经》中也说,造佛塔者不会生于偏远之地、不会极其贫穷、不得具有邪见之身等,讲了大概十种功德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也阐述了造佛塔者不会横死等七种功德 。所以从大乘经典来看,有条件、有能力的话,我们应该造佛塔。在藏地,不管寺院还是村落,很多人都想发心造佛塔。上师如意宝有一年发动各地广造佛塔,大家纷纷响应之后,结果造了一万多座佛塔。(具体数字我忘了,反正非常多。)
汉地如今比较而言,造佛塔的现象不太多,以后自己有能力的话,应该在一个地方建佛塔,这样的话,看见、转绕、顶礼它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佛陀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讲了造塔的许多功德,并说:“若五无间罪者,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所以,造佛塔的功德不可思议。
今天利用这节课,介绍一下转绕佛塔的功德。佛教徒都明白绕塔有很大的功德,但有些细节问题若没有介绍,极个别人可能不太懂,所以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
佛塔是诸佛的意所依,从历史上看,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佛塔了:《百业经》中有个国王叫哲巴,他前世造过拘留孙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迦叶佛时代有个直智国王,他也造了许多佛塔;释迦牟尼佛出家时,是在清净佛塔面前出家的;尼泊尔的香根佛塔,也是好多佛之前就存在了 ……所以说,佛塔的历史跟佛像、佛经的历史有所不同。
在印度,佛陀涅槃以后,阿育王于世界各地修了八万四千座佛塔;龙猛菩萨造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塔;印度金刚座那里也有一座佛塔……印度大乘和小乘的塔相当多。佛塔传到藏地时,国王赤松德赞在卫藏造了以桑耶塔为主的许多佛塔,后来又传到安多、康区,逐渐遍及整个藏地。在汉地,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算是最早的一座佛塔了,它修建于两汉时期,但现在有人认为,普彤塔的年代 比这个更早。不管怎么样,自佛灭度之后,佛塔传遍了南赡部洲的每一个角落,信奉、供养、朝拜的人相当多。尤其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是人与非人的供养福田,对之礼拜供养有相当大的功德。
至于佛塔的分类,印度有八大佛塔,藏地比较信奉时轮金刚塔,密宗各个仪轨里也有不同的佛塔,在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中,还有一些修行的佛塔。据《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所述,佛塔与声闻缘觉的灵塔在形状上、加持上有所不同。佛塔是佛陀的意所依,《密集金刚》云:“诸佛之住处,宫殿乃佛塔。”应把佛塔当作诸佛的宫殿来想。小乘的《根本律释》中云:“佛塔即法身。”这一点在《宝积经》中也有说明,经云:“何人供养承事住世之我与涅槃后之佛塔,其二功德相等。何以故?因佛陀以法身而立,非以色身而立。”因此,佛塔是三宝的所依,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但凡佛教兴盛的地方,佛塔都比较多。譬如在泰国,无论你到山上去、到城市里,一路上佛塔随处可见。同样,在我们藏地,哪里都可以看见白色的佛塔。泰国好多佛塔都是贴金的,所以是金黄色,而我们藏地比较贫穷吧,没有金,白色的佛塔比较多。听说有个领导来藏区视察后,特别不满意地说:“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有白色的佛塔?我心里很不舒服!”(可能是他的业力现前。看见那么多佛塔,本应生起欢喜心的。)我们藏族人有种传统:见到佛塔、寺院或出家人时,会马上摘下帽子,双手合掌。如果没时间到跟前顶礼,远远在车里或者马上、路上恭敬合十,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造塔的具体功德,《佛说造塔经》中讲得很详细。《譬喻经》中也说,造佛塔者不会生于偏远之地、不会极其贫穷、不得具有邪见之身等,讲了大概十种功德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也阐述了造佛塔者不会横死等七种功德 。所以从大乘经典来看,有条件、有能力的话,我们应该造佛塔。在藏地,不管寺院还是村落,很多人都想发心造佛塔。上师如意宝有一年发动各地广造佛塔,大家纷纷响应之后,结果造了一万多座佛塔。(具体数字我忘了,反正非常多。)
汉地如今比较而言,造佛塔的现象不太多,以后自己有能力的话,应该在一个地方建佛塔,这样的话,看见、转绕、顶礼它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佛陀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讲了造塔的许多功德,并说:“若五无间罪者,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所以,造佛塔的功德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