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25
- 帖子
- 962
- 获得点赞
- 206
- 声望
- 43
中医自古以来就只谈药性,缺少效价强度的概念,以致于我们在养阴或者助阳之时,究竟该用多少剂量,一直全靠经验。
昨天,我因腰痛而服用了一丸金匮肾气丸(同仁堂的9克丸),结果虽然腰痛缓解,却有头晕、两目胀痛、口干心烦等“阳气上亢”征象。急服知柏地黄丸,不能消除,再服龙胆泻肝丸两料(12克),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残余感觉;最后再服羚翘解毒丸,才神清气爽。
可见,1丸金匮肾气丸的助阳之力,需得1丸知柏地黄+两丸龙胆泻肝+1丸羚翘解毒,才能拮抗。中药的助阳效力与滋阴清热效力,绝不在一个等级之上!
各位同道于临床上,如果有类似这样的有关效价强度的体会,期望能够介绍经验,共同探讨。
昨天,我因腰痛而服用了一丸金匮肾气丸(同仁堂的9克丸),结果虽然腰痛缓解,却有头晕、两目胀痛、口干心烦等“阳气上亢”征象。急服知柏地黄丸,不能消除,再服龙胆泻肝丸两料(12克),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残余感觉;最后再服羚翘解毒丸,才神清气爽。
可见,1丸金匮肾气丸的助阳之力,需得1丸知柏地黄+两丸龙胆泻肝+1丸羚翘解毒,才能拮抗。中药的助阳效力与滋阴清热效力,绝不在一个等级之上!
各位同道于临床上,如果有类似这样的有关效价强度的体会,期望能够介绍经验,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