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李中梓--郁伤中气案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给谏许霞城,悲郁之余,陡发寒热,腹中满闷。医者谓为外感风而内挟食也。

余独以为不然。举之无浮盛之象,按之无坚搏之形,安在其内伤外感乎?不过郁伤中气耳。以补中益气加木香、白蔻,十剂而复其居处之常。
 
一分寒热,既有一分表证

亦非尽然
 
陡发寒热,是往来寒热吗?这种郁症极少见到。
 
陡发寒热,是往来寒热吗?这种郁症极少见到。

原案记述如此

心中也多疑惑,愿智者指教
 
“举之无浮盛之象,按之无坚搏之形,“--脉象似乎没什么大问题,较平和。可能就是气的吧。
 
原案记述如此

心中也多疑惑,愿智者指教

昨晚读了焦树德关于补中益气汤应用的论述,豁然开朗,我们读书的功力不够啊,被原文所囿。本案讲“郁伤中气”,我们被“郁”字所惑,患者如真的肝郁气滞,其脉能无弦乎?患者乃是久思伤脾呀!焦师曰:饥饱劳役,伤其脾胃,中焦阳气下陷,则阴火上浮,故身热心烦(非外感之实热),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不升,则浊气上逆,故头痛(头痛时作时止,不像外感常痛不已),正虚邪陷,邪正相争故寒热似虐,久久不愈。若误作外感治,则重虚元气。
如此看来,本案的脉象肯定为虚大,浮取右关略带滑相,沉取两寸甚至两关不耐按或沉无(阳陷于阴也)。本案的辨证要点是舍症取脉,去年因中气下陷所致的杂症我治了很多,也多是舍症取脉。古人惜字如金,读医案时我们即要看脉证来考验我们的功力,也要能据方药倒推出医案记载不详的症状,以供临床时参考。希望孙兄多交流、多批评。
 
昨晚读了焦树德关于补中益气汤应用的论述,豁然开朗,我们读书的功力不够啊,被原文所囿。本案讲“

伤及中气,多是个缓慢的过程

此案却是陡发发病,难免让让一头露水了

不过读古人医案能引发多方面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先生见解有理
 
伤及中气,多是个缓慢的过程

此案却是陡发发病,难免让让一头露水了

中气下陷形成的原因有饮食不节、操劳过度、思虑过度等。本案患者本来就有中气下陷的毛病,思虑过度是病情加重的诱因。所谓:“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得什么样的病”。说的就是这种人啊。
 
左无浮紧右无弦滑故内伤外感全无耳唯调气则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