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医之路四,名老中医之路(2010-02-08 09:49:41)
从中医事业发展的大事记看,近年正宗中医在民间说法兴起之前,我们先走了大约30年的名老中医之路。为什么要走名老中医之路呢?因为50年代开始培养的中医学院学生,二三十年来日渐西倾,中医界也没有出现普遍认可的学术权威,主政者担心中医失传,于是在原来教授、研究员、专家之外加上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学术头衔——名老中医,等同高职称。当时,鄙人才二十几岁,进入中医学院不久,当然没有参与名老中医的评定。但从名老中医四个字看,应该不需通过考试或者论文。
以中医学一代不如一代的逻辑看,70年代请出来的名老中医是50年代大批民间中医的优秀人材被延揽入中医学院和大医院后剩余的人材。一批人材进入官学府院,培养了一批不如自己又不象自己的人材,于是回根据地再招旧部来压阵,果真是正宗中医在民间啊。然而能当担先锋的一定是最优秀人材,可以上阵助威的都招走之后,老弱病残变成了民间正宗中医?修正相信主政者的初衷是为了中医的承传能顺利进行,迷信一批所谓的名老中医可能“操不死之方”或者“操不传之方”。30年后回头看,这不但是发展中医事业的蛇足,简直如水浒传中洪太尉搬开了张天师法堂上的压堂巨石“洪见开”,引来了30年后由“民间中医”发起的内讧。其结果是:
1) 打击了中医学院正规教育的努力。
2) 怂恿考不上大学的“民间中医”出笼,四处运舌如簧,将中医学拖回江湖。
3) 一部又一部却了无新意的“某某”行医集锦、论医集严重毒化了中医界的学术气氛。鄙人的确也从中看出了些某某人的经验,但至今未见一本能明了医理的名老中医经验集,全是千古一辙的原始实践记录。同道们,我们不是已经走了两千年的师徒传教之路吗?现在如何?今天还要再顺着这样的路走下去,直到灭亡?到底是西医消灭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走向毁灭?
30多年过去了,名老中医可曾献出什么秘方?调教出了高徒?为什么中医学进一步沦陷到担心被废的境地?当然,鄙人也承认众多的名老中医中,也有极少数学技俱佳的,但经过学术私有化两千年的中医传统熏陶,基本上不愿意完整地贡献给国家,而更愿意私传给弟子,以期历史留名“当今某某名医,曾是某地名医的传人”。中医人何尝就没有垄断和寡头的歪思想作祟?从历史的高度审视,名老中医之路根本就不是一条创新之路,只是延续那蹒跚艰难的沦滑。
从中医事业发展的大事记看,近年正宗中医在民间说法兴起之前,我们先走了大约30年的名老中医之路。为什么要走名老中医之路呢?因为50年代开始培养的中医学院学生,二三十年来日渐西倾,中医界也没有出现普遍认可的学术权威,主政者担心中医失传,于是在原来教授、研究员、专家之外加上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学术头衔——名老中医,等同高职称。当时,鄙人才二十几岁,进入中医学院不久,当然没有参与名老中医的评定。但从名老中医四个字看,应该不需通过考试或者论文。
以中医学一代不如一代的逻辑看,70年代请出来的名老中医是50年代大批民间中医的优秀人材被延揽入中医学院和大医院后剩余的人材。一批人材进入官学府院,培养了一批不如自己又不象自己的人材,于是回根据地再招旧部来压阵,果真是正宗中医在民间啊。然而能当担先锋的一定是最优秀人材,可以上阵助威的都招走之后,老弱病残变成了民间正宗中医?修正相信主政者的初衷是为了中医的承传能顺利进行,迷信一批所谓的名老中医可能“操不死之方”或者“操不传之方”。30年后回头看,这不但是发展中医事业的蛇足,简直如水浒传中洪太尉搬开了张天师法堂上的压堂巨石“洪见开”,引来了30年后由“民间中医”发起的内讧。其结果是:
1) 打击了中医学院正规教育的努力。
2) 怂恿考不上大学的“民间中医”出笼,四处运舌如簧,将中医学拖回江湖。
3) 一部又一部却了无新意的“某某”行医集锦、论医集严重毒化了中医界的学术气氛。鄙人的确也从中看出了些某某人的经验,但至今未见一本能明了医理的名老中医经验集,全是千古一辙的原始实践记录。同道们,我们不是已经走了两千年的师徒传教之路吗?现在如何?今天还要再顺着这样的路走下去,直到灭亡?到底是西医消灭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走向毁灭?
30多年过去了,名老中医可曾献出什么秘方?调教出了高徒?为什么中医学进一步沦陷到担心被废的境地?当然,鄙人也承认众多的名老中医中,也有极少数学技俱佳的,但经过学术私有化两千年的中医传统熏陶,基本上不愿意完整地贡献给国家,而更愿意私传给弟子,以期历史留名“当今某某名医,曾是某地名医的传人”。中医人何尝就没有垄断和寡头的歪思想作祟?从历史的高度审视,名老中医之路根本就不是一条创新之路,只是延续那蹒跚艰难的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