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7/29
- 帖子
- 7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我是初学者,总喜欢以理解的方法去记忆,学到十二经脉的命名和走向,有一些个人理解方法,但也遇到一点问题,望大家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分享下,谢谢~
1. 十二经脉命名以手足,阴阳和脏腑命名,如何记住这些名称,比如胃经为什么叫足阳明胃经,我觉得可以参考大道至简写了一篇“如何理解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其通过《素问.阴阳离合论》来解释的。
但是文中只涉及足部的六条经脉,对手部的经脉不作解释,想问问大家是如何理解十二经脉的命名的?如手太阴肺经,为什么不叫手少阴肺经
2. 经脉分布中,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缘,厥阴在中线,少阴在后缘;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缘,少阳在中线,太阳在后缘。
我的理解: 背属阳,腹属阴,故前为阴,后为阳。先记住按阴/阳气从强到弱顺序,阴经: 太阴>厥阴>少阴; 阳经: 太阳>少阳>阳明。 那么太阴阴气最重,故在前; 少阴阴气最弱,故在后;太阳阳气最强,故在后。为什么阳气的强弱是太阳>少阳>阳明,这个很好理解,可以参照《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但是查阅很多资料都发现厥阴应该是阴气最弱的,如《素问阴阳类论》道“一阴厥阴,厥尤尽也”,这样的话就与我所理解的不同了,疑惑中
想问问大家是怎么通过理解记忆经脉分布的前后顺序的,还是只能死记硬背?
1. 十二经脉命名以手足,阴阳和脏腑命名,如何记住这些名称,比如胃经为什么叫足阳明胃经,我觉得可以参考大道至简写了一篇“如何理解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其通过《素问.阴阳离合论》来解释的。
但是文中只涉及足部的六条经脉,对手部的经脉不作解释,想问问大家是如何理解十二经脉的命名的?如手太阴肺经,为什么不叫手少阴肺经
2. 经脉分布中,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缘,厥阴在中线,少阴在后缘;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缘,少阳在中线,太阳在后缘。
我的理解: 背属阳,腹属阴,故前为阴,后为阳。先记住按阴/阳气从强到弱顺序,阴经: 太阴>厥阴>少阴; 阳经: 太阳>少阳>阳明。 那么太阴阴气最重,故在前; 少阴阴气最弱,故在后;太阳阳气最强,故在后。为什么阳气的强弱是太阳>少阳>阳明,这个很好理解,可以参照《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但是查阅很多资料都发现厥阴应该是阴气最弱的,如《素问阴阳类论》道“一阴厥阴,厥尤尽也”,这样的话就与我所理解的不同了,疑惑中
想问问大家是怎么通过理解记忆经脉分布的前后顺序的,还是只能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