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25
- 帖子
- 962
- 获得点赞
- 204
- 声望
- 43
今年年初,我就曾判断全年气候有些偏寒,人们普遍阳气不足,临床可以多用经方。
当时曾有网友说,这种判断与五运六气的推测一致(我不是根据五运六气判断的)。
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我发现气候与人体阴阳变化与我判断的基本一致,但与五运六气的推测则差别较大。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2012年(壬辰年)的“标准运气”推测:
总体来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上半年偏寒,下半年偏湿,似乎有些迹象。
但具体以六气推之,却有所多处不符。
“初之气(大寒到惊蛰),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温病,瘟疫,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这一节根本不存在,从冬至春,气候一直偏寒,人群的大多数也一直阳气不足,并无温病现象。
“二之气(春分到立夏),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这一段反正是凉的,似乎不错,但关键是并无“大凉反至”,只是延续性地比往年偏凉而已!实际绝对气温还是渐热的,只是热得慢了些。
“三之气(小满到小暑),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没有所述的情况,反而在夏至前后出现骤热,与人体内部阳气两相益彰,人群普遍“上火”。
“四之气(大暑到白露),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治痿者独取阳明,足阳明属土)。”——并无早到的“风雨”,从大暑到立秋之间仍旧酷热,只在立秋之后雨水才逐渐多了起来,直到“处暑”前后,实际辨证大多数人的阳气才开始消减了下去。
“五之气(秋分到立冬),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有待于继续观察,看趋势恐怕不会出现。
“终之气(小雪到小寒),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有待遇于观察。
总而言之,2012年虽然没全过去,但据我看来,它并未按照“六气变化”那样弹跳,而是老老实实地依着四季而行,只不过春去过迟,秋来偏早,而炎夏虽短,却也着实火热了一阵!
可见,所谓“五运六气”并不能死搬硬套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还请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来谈些今年的感受和看法,期盼之至!
当时曾有网友说,这种判断与五运六气的推测一致(我不是根据五运六气判断的)。
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我发现气候与人体阴阳变化与我判断的基本一致,但与五运六气的推测则差别较大。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2012年(壬辰年)的“标准运气”推测:
总体来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上半年偏寒,下半年偏湿,似乎有些迹象。
但具体以六气推之,却有所多处不符。
“初之气(大寒到惊蛰),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温病,瘟疫,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这一节根本不存在,从冬至春,气候一直偏寒,人群的大多数也一直阳气不足,并无温病现象。
“二之气(春分到立夏),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这一段反正是凉的,似乎不错,但关键是并无“大凉反至”,只是延续性地比往年偏凉而已!实际绝对气温还是渐热的,只是热得慢了些。
“三之气(小满到小暑),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没有所述的情况,反而在夏至前后出现骤热,与人体内部阳气两相益彰,人群普遍“上火”。
“四之气(大暑到白露),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治痿者独取阳明,足阳明属土)。”——并无早到的“风雨”,从大暑到立秋之间仍旧酷热,只在立秋之后雨水才逐渐多了起来,直到“处暑”前后,实际辨证大多数人的阳气才开始消减了下去。
“五之气(秋分到立冬),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有待于继续观察,看趋势恐怕不会出现。
“终之气(小雪到小寒),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有待遇于观察。
总而言之,2012年虽然没全过去,但据我看来,它并未按照“六气变化”那样弹跳,而是老老实实地依着四季而行,只不过春去过迟,秋来偏早,而炎夏虽短,却也着实火热了一阵!
可见,所谓“五运六气”并不能死搬硬套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还请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来谈些今年的感受和看法,期盼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