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请教王幸福郭永来老师:如何看待老中医不开经方?

大叶蛇总管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07
帖子
99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年龄
38
我拜读了王老师和郭老师的《杏林薪传》和《杏林集叶》中关于年轻中医从汤方辩证入手学习及如何迅速成名的指导后,如获至宝。重新开始学习 《伤寒论》 和《方剂学》,以为成名不久矣。可我现在正在中医院进修,正好跟了一个主看肺病的老中医,在给其抄方的过程中,一边抄一边分析是哪个方子,结果百思不得其解,不是经方,亦非合方,更非守着一个方子来回加减,只是有几位用熟的药对来回组合,仿佛是一些化痰,解表,温里的药物的随意堆砌,但是效果貌似还不错。无奈只得求教。师云:中医讲究理法方药,学习伤寒和方剂乃学习组方方法和思路,非拘泥于经方。学会经方后可灵活组合加减,是以无招胜有招,诚如习武之人,练武时乃按套路,至实用时则需灵活运用,不可拘于套路。吾亦深以为然,觉得他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以前我跟别的老师抄方,很多都是用的经方加减,我就迷茫了,这可这是不是就跟两位老师的观点和理论相悖了,学生深感迷茫,望两位老师百忙之中指点一二。谢谢
 
活用中醫!有方?用到無方!是因為病人有病變無病!我用藥?三天就得換藥!沒換藥的病人?病不除
以前年輕氣盛!交代三天要來?三天不來?就很難再來求我!!!
現在老了?看世事難料?誰能定準?寬容!才是正道!隨緣啦哈哈哈哈哈
總是用經方是初學者的馬虎學醫!加減方則是探索學醫!合方則是重病治療的醫師!變方是懂醫的作為!不用方?是懂生活的醫師!哈哈哈哈哈還得要實踐學習取得經驗呀
 
这只是个人的习惯而已,就如同风寒感冒有人喜欢用麻黄汤、桂枝汤,有人喜欢用葛根汤、有人喜欢用荆防败毒散、有人喜欢用九味羌活汤一样。只要使用的是辛温解表,他都会有一定的疗效
 
以无招胜有招,诚如习武之人,练武时乃按套路,至实用时则需灵活运用,不可拘于套路。
 
药对组方也行的。
按三焦部位组方也可以。
以法组方也可以。
总之,条条道路通罗马。
 
谢谢楼上的回帖,还是希望听到两位老师的高见
 
谁说了算谁说的对,好的经方是一成不变的,而辨证施治可是千变万化的。医理、法理、方理、药理、生理、病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燥湿、临床经验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学会容易,精道自如难似登天,谈何容易!
 
为了成名学中医,一辈子事无所成。
 
对症下药不一定用经方,这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实战考验。
 
方是死的,不变的;病是活的,变化的。以不变应万变,是行不通的。用经方是在恰当的时候,遇见恰当的病人,加上合适的成方,病好了,你出名了,呵呵。
 
总感觉现在经方总体不太受重视,过分讲究辨证论治,正如徐灵胎所说:“自宋以还,无非阴阳、气血、寒热、补泻祝肤笼统之谈,某一病之主方,茫然不晓。”现在很多中医院校博士毕业不会看病也就是这么个情况吧。经方讲究方证相应,方证相应,效如桴鼓,好学,但要精通也非易事,而以辨证论治为主当是医经派,需要掌握很好的内经理论,对于药性,方剂,脉法等都需要很深的功夫。
 
经方只是一个流派,只要有疗效就行,何必一定用经方?!!
 
经方时方都是好方,只是时方不是那么好把握方证病机,所以疗效不好,这是创方者的经验和文字功底问题,时方需要自己更多的实践总结。药对或独药也是方,比如独参汤。
 
方由证变,老中医都有自己对证的经验药或方,是形成了的习惯经验用药,不离法理但效也!经方亦或由此生!诸贤说的好,无方胜有方,理法一而方可万变!
 
灵感仰; 说:
灵感仰 发表于 2012-9-4 09:18
总感觉现在经方总体不太受重视,过分讲究辨证论治,正如徐灵胎所说:“自宋以还,无非阴阳、气血、寒热、补

说的透彻!
 
灵感仰; 说:
灵感仰 发表于 2012-9-4 09:18
总感觉现在经方总体不太受重视,过分讲究辨证论治,正如徐灵胎所说:“自宋以还,无非阴阳、气血、寒热、补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经方多精简,与利不融,呵呵!
 
我觉得主要精力应该用在四诊的提炼和病机的深刻认识,所谓水到渠成。如果你看到黄痰尔教授看了个温热药对,这就是高下区别。
不愿意开经方我想是因为,经方的气场太纯,万一不对呢,时方气场杂,谁不想多条腿走路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