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9/24 #1 江右给谏晏怀泉如夫人,盛暑腹痛,自汗淋漓。治之以清火行气,俱无当也。 余诊其左脉涩,右脉濡。此气弱不能营运,血因以阻耳。与参、芪、姜、桂、桃仁、归尾、苏木、玄胡索、郁金,二剂而痊。当盛暑而行姜、桂,舍时从证也。
江右给谏晏怀泉如夫人,盛暑腹痛,自汗淋漓。治之以清火行气,俱无当也。 余诊其左脉涩,右脉濡。此气弱不能营运,血因以阻耳。与参、芪、姜、桂、桃仁、归尾、苏木、玄胡索、郁金,二剂而痊。当盛暑而行姜、桂,舍时从证也。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9/24 #2 左主血,涩则血行不畅。右主气,濡则气虚不运。和参则知气虚不能行血,参、芪益气为君,姜、桂温通,余药治血.皆为有的放矢,非‘清火行气’之想当然也
浥晨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9/09 帖子 424 获得点赞 6 声望 0 年龄 49 2012/09/24 #3 此病案中梓解法有待商榷,盛夏腹痛汗淋、那应是寒极所致、包括脉象、与血阻、气弱无关;寒主疼痛主收引、痛极则汗出、左脉涩阳郁、右脉濡阳伏;理中汤加官桂、酒白芍自能解除。这就叫崇古而不迷古、、、、、、。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9/25 #4 浥晨123 说: 此病案中梓解法有待商榷,盛夏腹痛汗淋、那应是寒极所致、包括脉象、与血阻、气弱无关;寒主疼痛主收引、痛 点击展开... 很有道理 姜、桂之用,可以理解为温通,也可以理解为祛寒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9/25 #5 不过仅从记载的案例来看,涩脉、濡脉都是取之无力,多断为虚,如为实寒,脉当弦、紧、沉、牢之类
mlgwyh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7 帖子 293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2/09/27 #6 孙洪彪 说: 左主血,涩则血行不畅。右主气,濡则气虚不运。和参则知气虚不能行血,参、芪益气为君,姜、桂温通,余药治 点击展开... 夏季应离卦,外阳而内阴,天人相应,人体夏天代谢谢旺盛,阳气趋表,故表热而内寒。腹痛,缘于内寒;汗出,痛极而冷汗出也。汗出不但伤阳,更能伤气。濡脉,不但是气虚的表现,也是体液不足的表现,绝非阳气被郁。左主血,左脉涩,是因体液损失,血少才导致血流不畅,才出现的涩脉,汗血同源,损失体液等同失血。参、芪为君(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可以峻补),姜、桂温之,姜定是生姜,以散寒为主,桂用肉桂更好,补肾阳即补脾阳。黄芪和归尾,补气生血,又能活血,补血必辅以活血方无瘀滞之弊,所以加桃仁、苏木温通活血。补气必辅理气,方无胃脘撑胀之弊所以加理气活血的玄胡索、郁金。我在想为什么不加炙甘草,辛甘化阳,岂不更好?妄猜先贤之意,孙版主不要见笑。
孙洪彪 说: 左主血,涩则血行不畅。右主气,濡则气虚不运。和参则知气虚不能行血,参、芪益气为君,姜、桂温通,余药治 点击展开... 夏季应离卦,外阳而内阴,天人相应,人体夏天代谢谢旺盛,阳气趋表,故表热而内寒。腹痛,缘于内寒;汗出,痛极而冷汗出也。汗出不但伤阳,更能伤气。濡脉,不但是气虚的表现,也是体液不足的表现,绝非阳气被郁。左主血,左脉涩,是因体液损失,血少才导致血流不畅,才出现的涩脉,汗血同源,损失体液等同失血。参、芪为君(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可以峻补),姜、桂温之,姜定是生姜,以散寒为主,桂用肉桂更好,补肾阳即补脾阳。黄芪和归尾,补气生血,又能活血,补血必辅以活血方无瘀滞之弊,所以加桃仁、苏木温通活血。补气必辅理气,方无胃脘撑胀之弊所以加理气活血的玄胡索、郁金。我在想为什么不加炙甘草,辛甘化阳,岂不更好?妄猜先贤之意,孙版主不要见笑。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2/09/27 #7 mlgwyh 说: 夏季应离卦,外阳而内阴,天人相应,人体夏天代谢谢旺盛,阳气趋表,故表热而内寒。腹痛,缘于内寒;汗出, 点击展开... 向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