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灸and方药小记

杏菻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1/10
帖子
30
获得点赞
4
声望
6
初学针灸,看到论坛很多老师们的医案,很是精彩,也一记录方式记录本人针灸治疗疾病的医案,相互学习。
2012年10月23日 一同学打电话,说自己腰扭伤,弯腰时疼痛难忍,问有没有时间扎针,晚上自习之后随去他们寝室给其扎针,扎针时,仅仅辨病施针,当时忘记把脉,先是按压后溪穴但压痛不明显,然后按压手三里,患者诉说疼痛难忍,随让其活动腰,看有没有改善,患者自称效果立竿见影,随后扎针,针入胀痛明显,后将针尖提至皮下,逆阳明大肠经,行泻法,配合活动腰部,顷刻即可弯腰自如,然后留针十五分钟左右。不过第二天又和先前一样,仅仅比之前好点,随即第二天晚上,继续扎针,效果仍然立竿见影,但第二天仍然入故,随思考原因,晚上扎针,取针之后,便睡觉。针灸无非是调畅气血,气血畅通痛自消。而睡觉后身体不活动,气血相对又运行缓慢,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考虑你白天给他扎针效果应该不错,但是白天几乎没时间,后期也就没扎针,但疼痛已经好多,后期去校医院,理疗一次,其实就是用tdp照射,效果不错~
 
接着写,大二上学期,班里一同学上课胃痛,然后将其背至校医院,考虑到校医院也不一定看得了,或许会让同学去附近医院,在期间给其按压足三里,内关压痛明显,但指按相对很痛,后将其背回寝室,在路上,同学痛的直叫妈妈,回寝室后,寝室仅有一根针,当时自己针灸仅仅是知道点皮毛,给其扎左侧内关,扎入,同学直叫痛,一分钟之后行针,其痛苦表情难以形容,然后取针,针出后,同学立刻做起来,喊不痛了,自己都感觉是在梦中,不咋相信针灸的效果。当时考虑内关为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内关可治疗胸腹方面疾病,随即扎针。同样现在经常用内关治疗肠胃不舒服,基本上针入病止,之前一同学晕车很严重,坐车之前为其扎双侧内关,然后在内关穴贴膏药,效果很好。前几天一同学因为月经延迟扎针,胸部闷,犯呕,扎完针后,最明显的是胸部以上畅快很多。并且第二天月经至。后期有时间在慢慢讲这个医案~
 
学习了,继续关注
 
落枕
落枕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病,论坛里也有很多人讲解过,用的穴位也不过中渚,后溪,手三里,董氏重子重仙加承浆等等,关键还是经络辩证,手之三阳辨证。笔者在大一暑假时,遇到一个病号,也是落枕,脖子无法扭转,当时笔者对针灸几乎没有实战过,不过看过高树中老师的《一针疗法》学会了揣穴,平时在临床中只是看着老师扎针,当时就在阳明经上按压,在三间穴附近明显有压痛点,然后让患者活动脖子,患者感觉有效,随即进针,针入行针,脖子立刻能够灵活运转,后期在董氏奇穴里看过,三间就是大白穴,与灵骨相配,成倒马针,补气温阳效果好。
不过大二暑假同样遇到一个脖子扭伤的,因为在剁骨头时,用力过大,自述听见咔嚓一声,然后脖子无法旋转,疼痛,开始让村里懂医的老太婆,拿过劲,按过骨头,但效果不佳,仍然无法旋转,疼痛,经亲戚介绍,随即扎针,第一次扎了手三里,后溪,阳陵泉,效果有但不明显,第二次有效,就效不更方,依然是上方,但是效果不明显,第三次,考虑换方法,随用针刺络放血,拔罐,当时没有找到三棱针,就用毫针刺得,拔出少量深色血。后期就没有来继续扎针,一段时间后遇到,问其情况,说是上次扎完就好了~
前几天也遇到班里一同学,落枕,当时按压中渚穴疼痛难忍,扎针后,行针更是疼痛难忍,但是效果不明显,原本还想给他用董氏奇穴,但是他嫌弃太痛,就没有扎,不过第三天早上起床一点症状都没有,至于针灸有没有效果,我也不晓得~
 
支持下,中医博大精深啊
 
很长时间没更新了~白天没时间,晚上不咋开电脑,手机也不好回复~今天在把近期的东西稍加分享~
 
月经延迟,推拿有奇效

最近几天治疗了几个月经延迟的女同志,第一个女同学,每次都要延迟八天,但是八天还没有来~心里各种不舒服,乳房胀痛,心烦,胸闷然后我说扎针,第一次扎针,先让她感受一下针刺感觉,因为肠胃也不好,先扎了内关,然后是肩井,三阴交,太冲~疏肝理气,调畅气血~就好比是吃逍遥丸,太冲,肝经原穴,可以疏肝理气,三阴交妇科调经要穴,对于月经不调效果很好,

肩井乃调理气血的要穴~人体好比是一口井,井底的涌泉就好比泉眼,肩井就好像是井口,井水浑浊了,气血逆乱了,可以按压针刺肩井,效果不错~留针半小时,针完之后,身体第一感觉胸部不是闷闷的感觉了~然后第二天就来例假了~但是她还是认为是自己原本就应该来的,其实我也不确定是不是针刺的效果~他要求下次月经继续针~

第二次月经来时,貌似比之前提前了~因为之前每次都要推迟八天左右,这次很早就觉得乳房胀痛,感觉应该要来了,但是和之前时间不一样,随后想再次针灸,然后考虑天气变凉,我说不扎针,推拿一样~然后给她推脾经,重点点按三阴交,地机,阴陵泉,按压过程中痛不可忍,按压大约半小时,最后按压肩井,~,

当时我说第二天可能就来了,但是第二天没有来,不过第三天早上就来了,还说,那天晚上睡觉睡得好~推拿相对来说更安全,更方便,唯一的缺点就是推拿按压穴位很痛~之前班里还有一女生也是月经延迟6天,之前从来没有过延迟,然后在推拿课上,我给她推拿脾经,从三阴交到阴陵泉,点按血海,太冲,第二天月经就来了~这足以看出推拿的效果~唯一的缺点就是痛

现在个人感觉在治病过程中,如果能用针代替的就不用药,能用手按压治疗的就不用针,应该选择最简便的,最安全,最绿色的手法为病人治病,但是有些病确实是非针药不可治疗~临床中依然要辩证论治~
 
内经上有大篇幅论针的,但是现实中医生重药轻针啊 认为那都是江湖医生搞得玩意。
 
很长时间没更新了,今天继续来记录一下最近给一同学开的方
 
杨某,女,23岁,一周前因进食燃面过快,自觉胃口堵起不舒服,自称一周没进一粒米,只是吃点面包之类,当时让我推荐老中医去看病,随后说先让我看一哈,然后先给他推拿,推拿当天自称一点东西都吃不进,先是把脉,脉象中焦明天有异常,舌质偏润,有齿痕,先是给她推拿点穴,按压足三里,内关,阴陵泉至三阴交脾经,但是由于按压疼痛,相对按压足三里多,第二天告之,想吃饭,但吃完仍不舒服,但是由于按压阴陵泉手法过重,导致产生瘀斑,第二天仍然是足三里,然后辩证开药,半夏泻心合四逆散,枳实白术丸,法夏15g黄连6g黄芩10g干姜10g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0g生白术20g神曲15g焦麦芽15g大枣15g炙甘草6g 三剂,后期在食堂相遇,问其状况,称吃完药就可以吃饭了~该同学曾经在高考前也患此病,一月未进食,中西药无效,通过直接口服atp补充能量,不过后期不晓得如何治愈,有时间再去问一下~
 
很好的学习案例,多谢分享
 
胃病针灸,一次见效
昨天一老乡因为胃不舒服,联系我~前俩天吃了点牛奶又喝了咖啡,然后就胃里不爽,嘈杂,原本以为隔天就好了,结果不见好,反而头晕头痛,偶尔犯呕,就联系我~因为正好处于考研冲刺阶段,我原本打算给他开药,可是又不方便,于是就扎针,因为之前也是在复习期间长时间久坐,结果腰痛,给他扎了灵骨大白加委中,取完针,腰就不痛了~所以这次对我还是蛮相信,就是就从他们学校急急忙忙跑到我们学校扎针~给他把脉,脉象显示身体状况一般,脉搏都不充盈,有点芤脉,一般芤脉会出现在,失血、大量出汗、手淫过后,考虑到他的症状应该是思虑过度,最近压力大造成的,还有就是同学有些工作了,他还在紧张复习,心里没底,上次把脉,脉象缓而有力,即使脉沉,上次有点阳气升发不起来,但是精力充足,这次就有点精力差,随即给他扎针,其实就是一个饮食不洁,肝脾不和引起的。由于在勤工俭学的办公室里,想给他扎太冲,有点不合适,就给他取了气会膻中,调畅气机,中脘配足三里,推陈致新,内关和胃止呕,外加百会升举阳气,留针半小时~然后推拿按压一下穴位~扎完之后变化不是很明显~自觉比之前好点~今天下午于是短信问了一下,说今天胃部没有不适的感觉了~然后回短信,中医太神奇了,考完买两本中医书来学习~
其实针灸按理说对于急性病,应该是立竿见影,如果不能做到立竿见影,就应该考虑自己的辨证是否准确,穴位是否找对,手法是否有问题~前两点容易做到,但是手法确实难把握,即使是现在的老师,很多也无法熟练操作手法,剩下的只能靠自己慢慢实践了~
 
胃病针灸,一次见效
昨天一老乡因为胃不舒服,联系我~前俩天吃了点牛奶又喝了咖啡,然后就胃里不爽,嘈杂,

很不错的, 赞一个
 
归脾丸治失眠,方便又廉价
前几天因为睡觉之前思考问题有点多,结果有一次第二天起床之后舌尖就起了溃疡,具体我也不晓得是不是溃疡,舌尖痛得很,当天午饭舌头都有点不敢吃饭,然后回头我就吃了归脾丸,下午一颗,第二天一颗,舌头溃疡基本好了。舌头起溃疡,应该是思考问题耗伤心血,心火亢盛,舌尖就出现反映了,而归脾丸,健脾养血安神,能够补心血,所以效果很好,同样我还发现晚上临睡觉前一小时吃一粒对改善睡眠好的很,自己亲身经历过,后边也给同学试过,效果还是很好。当时一位同学因为头经常感觉昏沉,有点闷痛感觉,然后给她开了药,温胆汤,加了点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蔓荆子,还有开窍化痰的石菖蒲总共三剂,当时吃的过程中感冒了,问我是否继续吃,让她接着吃,吃完后倒是头没啥子感觉,但是晚上感觉难以入睡,当时细想自己还有三颗归脾丸,蜜制的,就送给她,让她睡觉前一小时吃,后期见到她,问情况,吃了一颗,觉就睡好了,还剩下两颗在那留着~足以看出归脾丸的疗效,但是个人感觉浓缩丸远不及蜜制的效果好,但是蜜丸也有缺点,就是很容易碍脾胃,不过个人认为凡是身体出现状况应该用归脾丸,就要用,碍点脾胃也无妨,关键要把握药量,适可而止~
今天写出来,希望大家不妨在临床中试一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