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药并举治疗痤疮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4
获得点赞
273
声望
63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口服中药与面部微针的方法治疗痤疮,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56例门诊患者,男92例,女164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3岁,以18~20岁多见;病程最短1周,最长15年。皮损主要分布在颜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多见,少数为结节,囊肿。

2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用本院经验方“痤疮平”加味,药用:虎杖、山楂各12g,银花、蒲公英、生地各15g,炒枳壳、大黄、栀子、连翘、丹皮各10g。1剂/d,水煎,早晚各服1次,10剂为1个疗程。脓疱较多、肿痛甚者加白花蛇舌草、地丁、赤小豆;颜面肤红,日久难退者加红花、凌霄花;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加重者加益母草、丹参、香附、柴胡;皮肤油腻甚者加茵陈、茯苓、泽泻;结节、囊肿较重者加土贝母、皂刺、夏枯草、玄参。
针刺治疗 取穴:神庭、阳白、太阳、攒竹、迎香、颧、印堂、颊车、承浆、合谷及阿是穴。操作:令患者坐位,取相应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0mm×7.5mm微针直刺,留针20分钟;同时用0.3mm×40mm毫针直刺双侧合谷,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分钟。以上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179例,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46例;好转(皮损消退50%,但时有新皮损出现)19例;无效(皮损消退不到30%,且有较多新皮损出现)12例。总有效率为95.4%。

4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面部痤疮是外邪侵袭,血热偏盛,凝滞于面部所致,而饮食不节,肺胃积热,气滞血瘀,湿热毒邪壅结更会使病情加重。故笔者在中药治疗中,以银花、连翘、蒲公英为主药,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活血;辅以枳壳、大黄、栀子、虎杖、山楂以除湿通腑泻热,全方相配,共奏清热祛湿、凉血活血之功。由于阳明经经脉行于面部,且“头为诸阳之会”,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 面部穴位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浅表炎症消退,调节皮脂腺的正常分泌;针刺阿是穴可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脉,以荣润肌肤;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本穴虽距面颊部位较远,但有经络相联系,又有泄热作用。故诸穴上下配合,使气血流畅,阳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收稿日期:1999-04-06)

(戴蜀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