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8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治疝气妙方
1疝气汤
【来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歌诀】?疝气方用荔枝核,栀子山楂枳壳益,
再入吴茱入厥阴,长流水煎疝痛释。
【组成】?荔枝核、栀子、炒山楂、枳壳、吴茱萸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9克,水煎服。今多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温经散寒,燥湿破结。
【方解】?本方所治疝气疼痛由寒湿所致。方中荔枝核入肝肾二经,除寒散滞;栀子泻三焦火热而利湿从小便出;山楂散瘀消积;枳壳下气破结;吴茱萸入肝经,温散寒邪,燥湿散结。诸药相伍,使下元得温,寒湿得除,诸症自愈。
【主治】?疝气疼痛。
【加减】?若系急性睾丸炎,可加入银花、地丁、当归等清热活血之品;若兼气血两虚者,可加补气养血之品。
2当归生姜羊肉汤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当归生姜羊肉汤,血虚有寒疾病生,
可随疾病细加减,温中补血止痛良。
【组成】?当归9克,生姜15克,羊肉10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方解】?血虚有寒,少腹疼痛。故方用当归、羊肉温中补血,合以生姜温中祛寒。共奏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之功。
【主治】?寒疝腹痛、胁痛里急、或产后少腹痛、痛及腰胁,喜按喜按、舌苔白、脉虚大或沉弦而涩。可用于疝气、产后腹痛、闭经、崩漏等病症。
【加减】?若寒甚,重用生姜或加肉桂、附子;痛剧,加乌药、沉香、川楝子;痛而呕者,加橘皮、白术;气虚,加人参、黄芪等。
1疝气汤
【来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歌诀】?疝气方用荔枝核,栀子山楂枳壳益,
再入吴茱入厥阴,长流水煎疝痛释。
【组成】?荔枝核、栀子、炒山楂、枳壳、吴茱萸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9克,水煎服。今多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温经散寒,燥湿破结。
【方解】?本方所治疝气疼痛由寒湿所致。方中荔枝核入肝肾二经,除寒散滞;栀子泻三焦火热而利湿从小便出;山楂散瘀消积;枳壳下气破结;吴茱萸入肝经,温散寒邪,燥湿散结。诸药相伍,使下元得温,寒湿得除,诸症自愈。
【主治】?疝气疼痛。
【加减】?若系急性睾丸炎,可加入银花、地丁、当归等清热活血之品;若兼气血两虚者,可加补气养血之品。
2当归生姜羊肉汤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当归生姜羊肉汤,血虚有寒疾病生,
可随疾病细加减,温中补血止痛良。
【组成】?当归9克,生姜15克,羊肉10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方解】?血虚有寒,少腹疼痛。故方用当归、羊肉温中补血,合以生姜温中祛寒。共奏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之功。
【主治】?寒疝腹痛、胁痛里急、或产后少腹痛、痛及腰胁,喜按喜按、舌苔白、脉虚大或沉弦而涩。可用于疝气、产后腹痛、闭经、崩漏等病症。
【加减】?若寒甚,重用生姜或加肉桂、附子;痛剧,加乌药、沉香、川楝子;痛而呕者,加橘皮、白术;气虚,加人参、黄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