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4
- 获得点赞
- 273
- 声望
- 63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属中医“鼻渊”、“鼻窒”范畴。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毒留滞鼻窍,日久伤肺,肺气不宣,鼻窍不通而成。使用艾灸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简单介绍如下。
选穴:下关穴。
方法:取艾条一支,燃着一端,对准下关穴悬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感传导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作用原理:取下关穴时,先嘱患者将口腔尽量张开,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可触摸到下颌骨髁状突,然后嘱患者闭口。这时,下颌骨髁状突则向后隐匿,下关穴即在张口时下颌骨髁状突可触摸到的位置。(闭口取穴时,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安页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故可治疗鼻部疾患。又因下关穴深层有蝶腭神经节及腭前、后神经通过,故用艾灸可直接刺激蝶腭神经节,使支配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趋于平衡状态,恢复调节功能,起到温通气道,宣畅鼻腔之功。(南昌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宋南昌)
选穴:下关穴。
方法:取艾条一支,燃着一端,对准下关穴悬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感传导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作用原理:取下关穴时,先嘱患者将口腔尽量张开,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可触摸到下颌骨髁状突,然后嘱患者闭口。这时,下颌骨髁状突则向后隐匿,下关穴即在张口时下颌骨髁状突可触摸到的位置。(闭口取穴时,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安页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故可治疗鼻部疾患。又因下关穴深层有蝶腭神经节及腭前、后神经通过,故用艾灸可直接刺激蝶腭神经节,使支配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趋于平衡状态,恢复调节功能,起到温通气道,宣畅鼻腔之功。(南昌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宋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