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2/05
- 帖子
- 189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关于冲脉的认识之一
一、 冲脉概说: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在《内经》中提到有关冲脉的经文有如下:《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痿论》、《素问•疟论》、《灵枢••海论》、《灵枢•岁露论》、《灵枢•逆顺肥瘦》、《灵枢•五音五味》、《灵枢•动输》、《素问•骨空论》、《素问•举痛论》、《灵枢•百病始生》等等。这些经文说冲脉的内容都是本着各自所需而言的,只谈某一点,因此,在《内经》中,就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又系统的论述。
冲脉之所以归属于奇经八脉之中,是因为它和其它的奇经八脉一样,没有自己的穴位,也没有表里之分。另外,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阴阳之分,这一点又与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维脉和蹻脉不同,因为这些都有阴阳之分,这一点,只与带脉相似。
冲脉在《内经》中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经络之海”,“十二经络之海”、“血海”等等,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古人将医学归结为方技之类,把它看成为一门技术,所以尽管冲脉重要,但在介绍过程中,其实践性大于理性也是在自然之中的事情。《黄帝内经》无庸分辨,是一部很经典的学术著作,但其中的理性部分,也是多出于天文地理和文理哲学方面,是这些方面在医理上的灵活运用,真正的医理是相对较少的。因此,有关冲脉的论述就自然很难找到系统的说法。
在传承方面,历来对此研究过的人不少,但多为校勘、注释和一点理解等。如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随末唐初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明代张景岳的《类经》、清代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中都有这方面的研究资料。
另外,在民间还流行一些有关介绍冲脉的歌谣,如《冲脉呤》、《冲脉循行歌》、《冲脉穴歌》等。我这里仅将《冲脉呤》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中极三阴交会穴, 重阴得阳阳关起;
关后相应冲脉生, 冲门打开八髎气;
膏盲隔关臂阳行, 大杼气户畅气机;
发际眉冲手足应, 阳谷昆仑任随意;
修身指阴阳交循, 中脘中枢桩势奇;
气血郁滞两旁调, 左右相随劲气疾。
这首歌概要地介绍了冲脉的产生和它对全身气血通畅调节的功能作用。
近年来,我也看到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其中较突出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林琪家的《冲脉古代文献研究》,还有360DOC个人图书馆藏章木匠的《冲脉论》等。只可惜林先生的《冲脉古代文献研究》没法看到全文,仅看到主要内容简介和章节目录。我的印象是在详实的古代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冲脉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没能看出有什么新意。而章先生的《冲脉论》就大为不同,就冲脉问题在许多方面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令人钦佩的是他对“冲”字做了极为重要的解释,这对我和今后大家的研究都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不用分说,我写此文就是受他的启示。 (待续)
一、 冲脉概说: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在《内经》中提到有关冲脉的经文有如下:《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痿论》、《素问•疟论》、《灵枢••海论》、《灵枢•岁露论》、《灵枢•逆顺肥瘦》、《灵枢•五音五味》、《灵枢•动输》、《素问•骨空论》、《素问•举痛论》、《灵枢•百病始生》等等。这些经文说冲脉的内容都是本着各自所需而言的,只谈某一点,因此,在《内经》中,就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又系统的论述。
冲脉之所以归属于奇经八脉之中,是因为它和其它的奇经八脉一样,没有自己的穴位,也没有表里之分。另外,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阴阳之分,这一点又与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维脉和蹻脉不同,因为这些都有阴阳之分,这一点,只与带脉相似。
冲脉在《内经》中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经络之海”,“十二经络之海”、“血海”等等,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古人将医学归结为方技之类,把它看成为一门技术,所以尽管冲脉重要,但在介绍过程中,其实践性大于理性也是在自然之中的事情。《黄帝内经》无庸分辨,是一部很经典的学术著作,但其中的理性部分,也是多出于天文地理和文理哲学方面,是这些方面在医理上的灵活运用,真正的医理是相对较少的。因此,有关冲脉的论述就自然很难找到系统的说法。
在传承方面,历来对此研究过的人不少,但多为校勘、注释和一点理解等。如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随末唐初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明代张景岳的《类经》、清代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中都有这方面的研究资料。
另外,在民间还流行一些有关介绍冲脉的歌谣,如《冲脉呤》、《冲脉循行歌》、《冲脉穴歌》等。我这里仅将《冲脉呤》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中极三阴交会穴, 重阴得阳阳关起;
关后相应冲脉生, 冲门打开八髎气;
膏盲隔关臂阳行, 大杼气户畅气机;
发际眉冲手足应, 阳谷昆仑任随意;
修身指阴阳交循, 中脘中枢桩势奇;
气血郁滞两旁调, 左右相随劲气疾。
这首歌概要地介绍了冲脉的产生和它对全身气血通畅调节的功能作用。
近年来,我也看到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其中较突出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林琪家的《冲脉古代文献研究》,还有360DOC个人图书馆藏章木匠的《冲脉论》等。只可惜林先生的《冲脉古代文献研究》没法看到全文,仅看到主要内容简介和章节目录。我的印象是在详实的古代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冲脉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没能看出有什么新意。而章先生的《冲脉论》就大为不同,就冲脉问题在许多方面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令人钦佩的是他对“冲”字做了极为重要的解释,这对我和今后大家的研究都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不用分说,我写此文就是受他的启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