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许叔微书中论芍药怎么前后不一致呢?

那好吧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7/03
帖子
352
获得点赞
17
声望
18
《伤寒发微论》 > 卷上
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不同
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
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

而在《伤寒九十论》中:
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予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论曰。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谨案。神农本草。称。芍药主邪气腹痛。利小便。通顺血脉。利膀胱大小肠。时行寒热。则全是赤芍药也。又桂枝第九证云。微寒者去赤芍药。盖惧芍药之寒也。惟芍药甘草汤一证云。白芍药。谓其两胫拘急血寒也。故用白芍药以补。非此时也。素问云。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伤寒、脉涩、身热无汗。盖邪中阴气。故阳有余。非麻黄不能发散。中风、脉滑、多汗、身寒。盖邪中阳。故阴有余。非赤芍药不能刮其阴邪。然则桂枝用芍药赤者明矣。当参百证歌。

为什么前面说用白芍后面又说用赤芍呢?
 
各位先生,谁能谈一下看法,真心感谢!
 
各位先生,谁能谈一下看法,真心感谢!
 
各位先生,谁能谈一下看法,真心感谢!
 
各位先生,谁能谈一下看法,真心感谢!
 
各位先生,谁能谈一下看法,真心感谢!
 
各位先生,谁能谈一下看法,真心感谢
 
呵呵 只有苦笑和心寒
 
叔微的两个说法使得桂枝汤症的病因互相矛盾。一个是说 “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 ” 另一个说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伤寒、脉涩、身热无汗。盖邪中阴气。故阳有余。非麻黄不能发散。中风、脉滑、多汗、身寒。盖邪中阳。故阴有余。非赤芍药不能刮其阴邪。然则桂枝用芍药赤者明矣。” 到底桂枝汤症的病因是哪一个呢?
 
叔微的两个说法使得桂枝汤症的病因互相矛盾。一个是说 “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

桂枝汤的证状是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由于卫为阳,营为阴,卫行于脉外为营之使,营行脉内为卫之守,气血方得调和。若外感风寒,风并于卫,是卫强热自发,营弱 汗自出。芍药在桂枝汤中的功效是止汗利小便以和营调卫。若是发热无汗小便不利i者而不用。如: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 加白术茯苓汤主之。可证。在此当用白芍之补,不当用赤芍之泻。

补充内容 (2014-5-9 08:04):
误,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