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方歌自编改编,你也来吗

彭氏医家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3/28
帖子
2703
获得点赞
45
声望
38
年龄
57
教材中有些方歌编得不押韵或不易于记忆组成、功效。使初学者的学习遇到一定的麻烦,所以在初学时经常对一些方歌进行改编,以便于记忆。
如教材中大定风珠的方歌是:
大定风珠鸡子黄,
再合加减复脉汤,
三甲并同五味子,
滋阴熄风是妙方。
我们若不知道加减复脉汤的组成,便无从记住该方组成。于是将其改编为:
大定风珠鸡子黄,
地芍阿麦麻仁兼,
龟鳖牡蛎五味子,
滋阴熄风是妙方。

又如,本人在学习关松老师的《杏林阐微》中的“慢性鼻炎高效方”(page:4)的时候,就自己编了一首歌诀:
银翘芩苍耳,薄桔芷夷麻,
黄涕重银花,清涕细辛加。

再如,本人在学习樊正阳老师的《医门凿眼》中的“胃病治法”(page:4)的时候,樊老师已经编出了歌诀,但是我熟悉了几遍,依然记不好,于是也改编了,樊老师的方歌是:
胃病滞塞欲通降,还求仲景大柴汤;
柴胡芩草枳芍夏,白术丹参元胡加;
寒用干姜热黄连,吐酸乌贼牡蛎全;
便溏脾虚去大黄,食少要入焦三仙。
只做一点点的修饰,便更加的顺口和好记,如下(千万别认为我是哗众取宠哦! )
胃病郁滞须通降,症治仲景大柴汤;
枳芩夏芍柴胡草,白术丹参元胡添;
寒用干姜热黄连,吐酸乌贼牡蛎全;
便溏脾虚大黄去,食少要入焦三仙。

编辑歌诀的时候,也同时注意尽量把用量由大到小进行排列,以及功效,症治,方名,等都能够编进去,那么在浩瀚的方歌中,我们就能脱口而出,应用自如,当然,对于一定经历的中医师来说,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这只是随便举例,当然,也希望同业们在此回帖,把你的改编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哈。
 
又举一例:血府逐瘀汤,《方剂学》中的歌诀是---
血府逐瘀赤芍桃,
当归红花川芎好,
柴桔枳壳牛地甘,
血瘀气滞治法妙。

由于比较拗口,不是很方便记忆,于是,将其方义进行分析,血府逐瘀汤,原是王清任的五个逐瘀汤中之一,药物组成为桃红四物汤,加上四逆散,把白芍改为赤芍增强活血功效,加上佐使引经药桔梗,引气上行,加上引经药牛膝,引血下行。这样就非常好记了,于是改编如下:

血府逐瘀四逆散,
桃红四物共尝煎,
桔梗牛膝主升降,
血瘀气滞胸痛安。

众所皆知,四逆散枳甘柴芍,四物汤芎归地芍,桃红即桃仁红花,这样一来,非常好记,对不?
 
请问楼主是潮汕人读您改编的歌诀有<胶地人>韵味。小弟普宁洪阳人。
 
很多的方子都写芍药,到底古代是用白芍还是赤芍?
 
【資生汤】:
阴虚劳热資生汤,山药玄术内金蒡。劳瘵赢弱饮食少,女子血枯不月良。
【十全育真汤】:
虚劳诸症育真汤,玄丹党参山药尝。龙牡莪棱与知母,益气消瘀育真阳。
醴泉饮:
玄参人参醴泉饮,山药生地用为君。赭石牛蒡天冬草,肺虚热痒喘促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