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田宅安《伤寒三阴三阳图》探秘★

kabask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7
帖子
209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年龄
39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3-12-10 13:23 编辑

田宅安,不知何许人也,所撰有《张仲景伤寒论表识新编注释》一书,书中首篇即绘有此图,余思索数年终无所得,今求教高人指点!为了便于理解,余将原图进行了上色处理以示区分。
 

附件

  • 152.4 KB 查看: 50
  • 119.8 KB 查看: 48
余一友曰田宅安乃祝味菊之师,不知是否属实。
 
有些意思,试解。
太阳寒气,标本异气,太阳水本为寒,得少阴而热,卫外也。阳明燥气,标本异气,其气本燥,而胃喜润,病却易化燥。少阳相火,标本同气皆为热,少阳气衰气郁即病。太阴湿气,标本同气,虽言脾恶湿喜燥,实言脾需燥化之力而运湿,无标本可言,其气俱为湿性。少阴热气,以太极图言之水火脏,标本异气,在标为少阴气热,在本为脏中水寒,但水中有火,方有标之气热,玄即水,丹即火。厥阴有些难解,标本异气,玄为水,苍为风,乙癸同源,厥阴有少阴水则生,故脏本水寒,标则为肝气,属风。
图里的标本应该是分别指各脏经本气与其功能的标而言。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3-12-10 20:07 编辑

旁边写的关于阴阳的字太难辨认,能发下不?

用电脑下载图片可以看清了,阴阳的描述比较晦涩,不过大致能懂,除了太阳那个“对待”的阴阳确实难以明白。其他的还好理解。估计是“对峙”的错字,这样就可以理解了,太阳寒水与卫阳之间是一进一退的对峙关系。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3-12-11 15:30 编辑

其气本燥

试问什么是标本同气,什么是标本异气? 本是什么,而标又是什么?吾觉此六图乃是天之六淫,绝非人之六经,若照你这样解释,读至“太阳水本为寒,得少阴而热,卫外也”便已觉牵强矣。
 
四圣心源有解:
《四圣心源》 > 卷二·六气解
太阳寒水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
 
标本同气、异气应该与六经之阴阳对应来看,少阳是“积弱之阳”,太阴是“幽暗之阴”,所以其标本同气,其他阴阳各有所主,其气便异。可否厚颜向楼主索要该书的图片?不胜感激。
 
标本同气、异气应该与六经之阴阳对应来看,少阳是“积弱之阳”,太阴是“幽暗之阴”,所以其标本同气,其他

当然可以,文件很大,怎么给你呢。
 
你们看看我那个先天后天八卦的就知道他这个在说什么了。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3-12-12 22:00 编辑

按:右图引田氏“以五天之色来彰著三阴三阳六气妙理,已明示此图非人之六经也明矣。余结合三部六病学说来试解一下观点:
仲景之六经,非人之六经,三部六病学说已经证实。
红、黄、蓝、黑、白为天之五色
太阳、阳明、少阳为天之阳气
太阴、少阴、厥阴为天之阴气
标为天之气,本为人之气
所有外感均需知其来路,才可知其退路

太阳
(本)人:太阳者,人之外廓也,是所有外感的第一道防线,体用为阳。
(标)天:太阳者,北方寒气也,寒化太阳,故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此所谓标本异气,人之表气被寒气闭塞郁化为邪热,故色成深紫。

太阴
(本)人:太阴者,人之消化系统也,肠胃有节奏的蠕动消化食物,所化之粪便从直肠排出体外,在内为阴。
(标)天:太阴者,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此所谓标本同气,人感湿气先从下而上,肾为胃之关也,是阻止湿气蔓延的第一道防线。两阴相合故而为黑色。

阳明
(本)人:阳明者,人之津液也,肺胃喜润而恶燥,人受外感化为邪热,煎熬津液,故仲景一部伤寒以救液为主。体用为阴。
(标)天:阳明者,燥金之气也。《素问》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
此所谓标本异气,燥为火化,故人受之从上而下,劫其津液,故有咳嗽、口渴之症。燥气吸水,物理使然,故曰胜。

工作忙!未完待续!
 
kabasky; 说:
kabasky 发表于 2013-12-12 15:09
按:右图引田氏“以五天之色来彰著三阴三阳六气妙理,已明示此图非人之六经也明矣。余结合三部六病学说

六经非经或六经为内经所延 ,争论已久,胡希恕老先生与刘渡舟老先生共事多年还是各执一词,无有定论。且以个人理解角度吧。必图参看四圣心源相关内容可解。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3-12-13 01:26 编辑


少阴
(本)人:少阴者,人之循环系统也。《内经》曰:“人受气于五谷,谷入于胃,传之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息”。人体通过心脏的舒缩,使气血循环于周身是也。
(标)天:少阴者,暑热之气也。由长夏之湿气化而为热。
此所谓标本异气,人受暑邪伤其气,则有高热、昏迷、烦躁等症。治暑之法,趁湿热尚未结合上下分消,上去其火,下去其湿,则病可瘥,故曰纽合阴阳。

少阳
(本)人:少阳者,人之免疫系统也,是抵御病菌、调节体温的重要保卫系统,其用为阳。
(标)天:少阳者,春温之气也,为万物发生之本。
此所谓标本同气,人体免疫系统感受温邪能导致诸多症状,《内经》已有明文,或口苦耳鸣或寒热往来。温为热之始,故色为淡红。

厥阴
(本)人:厥阴者,人之神经系统也。统驭全身各个部位,体阴而用阳。
(标)天:厥阴者,风之气也。风始之于水,而止之于林。
此所谓标本异气,风为贼邪,喜从背后而入,古有云:“避风如避箭”,此言信然。人受风邪则变症百出,轻者关节疼痛、恶风流汗,重者四肢逆冷或突发猝死。水生木,木生风,有因有果,故为界限。
 
六经非经或六经为内经所延 ,争论已久,胡希恕老先生与刘渡舟老先生共事多年还是各执一词,无有定论。且以

兄长所言甚是,此番纯是个人观点,探讨研究,互相切磋而已,余不精医术,还望不吝赐教
 
所谓标本,应该是同一事物的表象和本质两个方面,若以天人论,标是何者之标,本是何者之本呢?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分归六经属性是没问题的,但是综观仲景伤寒论,外邪伤人,犯太阳表后,传经入内,或直中三阴,并无外邪不同而中经不同之说。
 
兄长所言甚是,此番纯是个人观点,探讨研究,互相切磋而已,余不精医术,还望不吝赐教

看了总论部分,对标本其有自注:
“夫字法乃仲景精意之所注,如云太阳之为病之字,指气化言不指经输言。凡提纲所谓某阳某阴者,皆是无形无质并无迹象之气化,即标气也。寒热燥湿风火六气为本气,本气即六字之所指也。”
就是说标为某经之气化,本为经输之气。
 
看了总论部分,对标本其有自注:
“夫字法乃仲景精意之所注,如云太阳之为病之字,指气化言不指经输言。

我准备再读一遍
 
按:“经”与“病”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路线,虽无病,其存在依然如故,《三部六病》学说称《伤寒论》的“六经”为“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症候类型的方法,若人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经络无论外在体表或内至脏腑均为线段的,至其病象亦只出现于其循行部位及其所络属之脏腑,而“六经”之表现常为全身性的。经络之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属性,由脏腑之不同及经络循环体表部位的区别所决定,而“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由病势、病位、病体所决定,包括对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经”与“病”是本质绝不相同的两种概念。所以《伤寒论》辩证的“六经”当以“六病”称之。
田宅安的六气图还在研读中
 
玄想太重,这是中医任意造理论的根本原因
 
玄想太重,这是中医任意造理论的根本原因

同志,你所说的“玄想”不是没有道理,我也能理解。若按此理论来说,国医之脉学、本草、经络、病理皆可称为“玄想”了。我才疏学浅,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学问,不敢武断为“玄想”,故而向各位求教一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