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伤寒学什么?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常听人说伤寒论就是看寒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不是伤寒就用不了伤寒法、伤寒方,如果应用如此狭小,我们又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在伤寒论上呢?意义何在?
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也相信这样的议题讨论过很多次,再次提出来大家讨论,共促进步,特别希望论坛里的高手多谈谈体会,为后学指引明路。
 
我自己一点想法先说说,欢迎指正。
我认为六经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仲景论不论伤寒它都存在,伤寒论只举了“伤寒”这一种情况下六经病的病机病理。那伤于其他邪、伤于内,是不是六经就不存在了?依然存在,但是张仲景没写,只能自己参考经典和临床以及后世专著来悟。
 
既然中学课本中有鲁大爷《父亲的病》,那为什么就不能有仲景《伤寒论》呢?
 
记不得听了或看了“《伤寒论》是治疗伤风感冒等外感病的”,以致使我晚了十年学习《伤寒论》,遗憾得很!愧疚得很!痛心得很!
 
把伤寒论的范围,局限性了,以致于不去学习伤寒,甚为可惜,个人感觉,学习伤寒,除了要解决伤寒论里记载的病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学习伤寒论里面的中医思想
 
中医老土枪; 说:
中医老土枪 发表于 2014-1-22 18:44
记不得听了或看了“《伤寒论》是治疗伤风感冒等外感病的”,以致使我晚了十年学习《伤寒论》,遗憾得很!愧

肺腑之言
 
难忘; 说:
难忘 发表于 2014-1-22 19:42
把伤寒论的范围,局限性了,以致于不去学习伤寒,甚为可惜,个人感觉,学习伤寒,除了要解决伤寒论里记载的

看来明伤寒才能学好伤寒
 
热病也是伤寒来的。寒病会化热。学伤寒就是学治病。
 
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不是局限于伤寒,杂病论也不局限于杂病。仲景学术博大精深啊。
 
这样理解:伤寒论,这个“论字”,次第也!就是伤寒的次第也!生命一身元阳之气受到阴寒之邪气伤害后所产生的各种表现次第也。寒字,寒为冬,为藏!伤寒论,伤寒次第也,伤藏次第也!
 
本帖最后由 李荣伟 于 2014-1-24 09:06 编辑

准确的说,应该是说学《伤寒杂病论》学什么?
 
学理法---医理、药理、天理、人理、道理,从所用药性反推人体的大小周天怎么走,最主要的是要搞懂古人所讲的大周天规律,它关系到用药、针、炙、砭等局部和微观应用,但这个规律又是天人合一,与阴阳学说规律相类符。大周天是目前生理学未搞明白的课题。
 
伤寒不唯《伤寒论》,唯《伤寒论》论伤寒者,固步自封也。
 
学其系统观!伤寒论高于后世脏腑辨证的地方是比较明确,这是它六经辨证高明的地方。
 
而脏腑、三焦等辨证弄不好随意性太大,可能坏不了事但效果也不明显。现在医生开方药物杂陈就是这个的表现,没有秩序和准头。而且一些所谓大医实际也有这个问题,当然会说时代进步了需要大方等等,但还有简练和提高的余地的。
 
崇善; 说:
崇善 发表于 2014-1-24 12:32
学其系统观!伤寒论高于后世脏腑辨证的地方是比较明确,这是它六经辨证高明的地方。

说得好!经久不衰必有其高明之处,也知为何汉唐后医官考试的复习用书就是伤寒论,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分数,按现在说就是伤寒论原文的填空题问答题。
伤寒论从不讲虚理,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从来不讲。
 
我的看法是伤寒论高度抽象总结了一个六。而且把六展开了,关键还有方。人人都以为中医就是讲五行的。其实单讲五,那是不完整的。五六结合,人体就是一个立体了。
六是一层一层的,五是上下左右中。
 
楼主所说的是狭义的伤寒,大概只是太阳病范围,我自己感觉学伤寒,
一是学习看病的大思路。比如,太阳病,用汗法,而且表实与表虚用药不同,伤寒六经每经都有每经的主打范围,不是一病而是一片,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是战略。
二是学习伤寒论用药的严谨辩证的缜密,加一味减一味就是另外一方,剂量加一点减一点也是主治不同。
三是学习错杂证的治法,上热下寒,外寒内热等等,给我吗提供思路。
管见,不知道对不对,大家斧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