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2014/01/22 #1 常听人说伤寒论就是看寒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不是伤寒就用不了伤寒法、伤寒方,如果应用如此狭小,我们又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在伤寒论上呢?意义何在? 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也相信这样的议题讨论过很多次,再次提出来大家讨论,共促进步,特别希望论坛里的高手多谈谈体会,为后学指引明路。
常听人说伤寒论就是看寒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不是伤寒就用不了伤寒法、伤寒方,如果应用如此狭小,我们又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在伤寒论上呢?意义何在? 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也相信这样的议题讨论过很多次,再次提出来大家讨论,共促进步,特别希望论坛里的高手多谈谈体会,为后学指引明路。
小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2014/01/22 #2 我自己一点想法先说说,欢迎指正。 我认为六经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仲景论不论伤寒它都存在,伤寒论只举了“伤寒”这一种情况下六经病的病机病理。那伤于其他邪、伤于内,是不是六经就不存在了?依然存在,但是张仲景没写,只能自己参考经典和临床以及后世专著来悟。
我自己一点想法先说说,欢迎指正。 我认为六经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仲景论不论伤寒它都存在,伤寒论只举了“伤寒”这一种情况下六经病的病机病理。那伤于其他邪、伤于内,是不是六经就不存在了?依然存在,但是张仲景没写,只能自己参考经典和临床以及后世专著来悟。
kabask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7 帖子 209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年龄 39 2014/01/22 #3 既然中学课本中有鲁大爷《父亲的病》,那为什么就不能有仲景《伤寒论》呢?
中医老土枪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12/28 帖子 1846 获得点赞 286 声望 83 年龄 59 2014/01/22 #4 记不得听了或看了“《伤寒论》是治疗伤风感冒等外感病的”,以致使我晚了十年学习《伤寒论》,遗憾得很!愧疚得很!痛心得很!
难忘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0 帖子 4889 获得点赞 317 声望 83 年龄 60 2014/01/22 #5 把伤寒论的范围,局限性了,以致于不去学习伤寒,甚为可惜,个人感觉,学习伤寒,除了要解决伤寒论里记载的病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学习伤寒论里面的中医思想
小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2014/01/22 #6 中医老土枪; 说: 中医老土枪 发表于 2014-1-22 18:44 记不得听了或看了“《伤寒论》是治疗伤风感冒等外感病的”,以致使我晚了十年学习《伤寒论》,遗憾得很!愧 点击展开... 肺腑之言
小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2014/01/22 #7 难忘; 说: 难忘 发表于 2014-1-22 19:42 把伤寒论的范围,局限性了,以致于不去学习伤寒,甚为可惜,个人感觉,学习伤寒,除了要解决伤寒论里记载的 点击展开... 看来明伤寒才能学好伤寒
fubabazyg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8/06 帖子 2826 获得点赞 145 声望 48 2014/01/23 #9 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不是局限于伤寒,杂病论也不局限于杂病。仲景学术博大精深啊。
幼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1 帖子 236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4/01/23 #10 这样理解:伤寒论,这个“论字”,次第也!就是伤寒的次第也!生命一身元阳之气受到阴寒之邪气伤害后所产生的各种表现次第也。寒字,寒为冬,为藏!伤寒论,伤寒次第也,伤藏次第也!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6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01/23 #11 本帖最后由 李荣伟 于 2014-1-24 09:06 编辑 准确的说,应该是说学《伤寒杂病论》学什么?
活 活人活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8/08 帖子 1194 获得点赞 34 声望 38 2014/01/24 #12 学理法---医理、药理、天理、人理、道理,从所用药性反推人体的大小周天怎么走,最主要的是要搞懂古人所讲的大周天规律,它关系到用药、针、炙、砭等局部和微观应用,但这个规律又是天人合一,与阴阳学说规律相类符。大周天是目前生理学未搞明白的课题。
学理法---医理、药理、天理、人理、道理,从所用药性反推人体的大小周天怎么走,最主要的是要搞懂古人所讲的大周天规律,它关系到用药、针、炙、砭等局部和微观应用,但这个规律又是天人合一,与阴阳学说规律相类符。大周天是目前生理学未搞明白的课题。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6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01/24 #13 伤寒不唯《伤寒论》,唯《伤寒论》论伤寒者,固步自封也。
崇善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6/30 帖子 1390 获得点赞 2 声望 38 2014/01/24 #14 学其系统观!伤寒论高于后世脏腑辨证的地方是比较明确,这是它六经辨证高明的地方。
崇善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6/30 帖子 1390 获得点赞 2 声望 38 2014/01/24 #15 而脏腑、三焦等辨证弄不好随意性太大,可能坏不了事但效果也不明显。现在医生开方药物杂陈就是这个的表现,没有秩序和准头。而且一些所谓大医实际也有这个问题,当然会说时代进步了需要大方等等,但还有简练和提高的余地的。
而脏腑、三焦等辨证弄不好随意性太大,可能坏不了事但效果也不明显。现在医生开方药物杂陈就是这个的表现,没有秩序和准头。而且一些所谓大医实际也有这个问题,当然会说时代进步了需要大方等等,但还有简练和提高的余地的。
小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2014/01/24 #16 崇善; 说: 崇善 发表于 2014-1-24 12:32 学其系统观!伤寒论高于后世脏腑辨证的地方是比较明确,这是它六经辨证高明的地方。 点击展开... 说得好!经久不衰必有其高明之处,也知为何汉唐后医官考试的复习用书就是伤寒论,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分数,按现在说就是伤寒论原文的填空题问答题。 伤寒论从不讲虚理,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从来不讲。
崇善; 说: 崇善 发表于 2014-1-24 12:32 学其系统观!伤寒论高于后世脏腑辨证的地方是比较明确,这是它六经辨证高明的地方。 点击展开... 说得好!经久不衰必有其高明之处,也知为何汉唐后医官考试的复习用书就是伤寒论,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分数,按现在说就是伤寒论原文的填空题问答题。 伤寒论从不讲虚理,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从来不讲。
kabask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7 帖子 209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年龄 39 2014/01/26 #18 全都是自学的 说: 炙甘草汤为什么以甘草命名? 点击展开... 同志,你的问题总是与众不同
huilanwut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4/09 帖子 680 获得点赞 197 声望 43 2014/01/26 #19 我的看法是伤寒论高度抽象总结了一个六。而且把六展开了,关键还有方。人人都以为中医就是讲五行的。其实单讲五,那是不完整的。五六结合,人体就是一个立体了。 六是一层一层的,五是上下左右中。
心之练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1/20 帖子 183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51 2014/01/26 #20 楼主所说的是狭义的伤寒,大概只是太阳病范围,我自己感觉学伤寒, 一是学习看病的大思路。比如,太阳病,用汗法,而且表实与表虚用药不同,伤寒六经每经都有每经的主打范围,不是一病而是一片,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是战略。 二是学习伤寒论用药的严谨辩证的缜密,加一味减一味就是另外一方,剂量加一点减一点也是主治不同。 三是学习错杂证的治法,上热下寒,外寒内热等等,给我吗提供思路。 管见,不知道对不对,大家斧正。
楼主所说的是狭义的伤寒,大概只是太阳病范围,我自己感觉学伤寒, 一是学习看病的大思路。比如,太阳病,用汗法,而且表实与表虚用药不同,伤寒六经每经都有每经的主打范围,不是一病而是一片,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是战略。 二是学习伤寒论用药的严谨辩证的缜密,加一味减一味就是另外一方,剂量加一点减一点也是主治不同。 三是学习错杂证的治法,上热下寒,外寒内热等等,给我吗提供思路。 管见,不知道对不对,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