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穴位名是学中医的一只拦路虎。有时候,古里古怪的名字能让人发疯,让人埋怨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要给这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起这样难记难认的名字,为什么不用阿拉伯数字或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或许会好记些。不知别人有没有这种想法,我以前是有过的。但是,开始读《灵枢》,仔细研究了一些穴位名后,开始明白我们先人的用心,并更加佩服他们的智慧了。
我先搬出两个人来: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时,曾用两个“最”字来形容,一个是“‘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一个是“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梁漱溟先生也说过,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早熟品”,这些都是金石之言啊!
我不知道他们两位大家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我只说我在分析这些穴位名称时的一点感受。
先看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穴位--少商穴。为什么把这个穴位叫作“少商”?
先说这个“商”字。
要想说“商”,还得先简单说说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归纳起来,其理论总体系就是“阴阳五行”。现在人们常常把“阴阳五行”当作封建迷信(没关系,说是封建迷信就算是封建迷信吧,说也是一种看法,文化多元嘛,说什么都没关系),姑且置之。在五行中,有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中医借用了这个概念,把肺当作“金”。而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种东西并不只是局限在这几个字上,它是一个概念的组合,还有很多的延伸,比如:依五行之说把谷物分为“五谷”,把人类养殖的动物分为“五畜”,把一年中的季节分为“五季”(有人说这不对,应该是四季,是的,是春夏秋冬四季,但中医和五行理论中,还分出了一个“长夏”,成为五季),把颜色分为“五色”,把声音分为“五音”等等等等。而在“五音”中,有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这样,金、肺、商就构成了一个组合,所以,一提到“商”,会让医者马上想到是人体的肺,所以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穴位,就起名为“少商”。
为什么要在“商”前面加一个“少”字呢?我查了半天资料,没找到相关的解释,只好说说我的看法:其一,肺虽在经络中为“手太阴肺经”,但在《黄帝内经》中将它作为“阳中之少阴”,而这个穴又是此经的“井穴”,是水刚刚涌出地表,“少”与“小”的意思相通。其二,阴经的“井穴”在五行的属性中为“木”,又称为阴木(木有阳木,也有阴木,如果用树来比喻,阳木是参天大树,而阴木是小树枝),这也符合“少”之义。这里顺便说一句,此穴“木”的属性让人看到此穴便知道,这个穴位不仅能够治疗肺的毛病,还能调节肝的问题,因为从大的属性上说,肝属木,所以“少商”这两个字就已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只是分析一个“少商”穴,如果把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五俞穴依五行属性总体上来看,更有意思。比如合穴,在五脏中,合穴的五行属性为“水”,于是出现了这些名称:
肺的合穴叫“尺泽”,
心的合穴叫“曲泽”,
肝的合穴叫“曲泉”,
脾的合穴叫“阴陵泉”,
肾的合穴叫“阴谷”。
除了“阴谷”我还没搞清含义外,其他四个穴位的名字中都含有“泽”、“泉”,这就明确告诉你此穴都与水有关系,而这几条经的合穴属性就是“水”。如果再进一步引伸的话,这些穴位肯定可以治疗肾和膀胱有关系的疾患(因为肾和膀胱属水),你说神奇不神奇?
光看这几个穴位名就让人“横看成岭竖成峰”,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这个时候你再返回头去看看周汝昌和梁漱溟先生说的话,会不会有同感?
以上这些是我在读书过程中一点小小的体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写在这里,也算是一种备忘录。
我先搬出两个人来: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时,曾用两个“最”字来形容,一个是“‘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一个是“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梁漱溟先生也说过,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早熟品”,这些都是金石之言啊!
我不知道他们两位大家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我只说我在分析这些穴位名称时的一点感受。
先看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穴位--少商穴。为什么把这个穴位叫作“少商”?
先说这个“商”字。
要想说“商”,还得先简单说说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归纳起来,其理论总体系就是“阴阳五行”。现在人们常常把“阴阳五行”当作封建迷信(没关系,说是封建迷信就算是封建迷信吧,说也是一种看法,文化多元嘛,说什么都没关系),姑且置之。在五行中,有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中医借用了这个概念,把肺当作“金”。而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种东西并不只是局限在这几个字上,它是一个概念的组合,还有很多的延伸,比如:依五行之说把谷物分为“五谷”,把人类养殖的动物分为“五畜”,把一年中的季节分为“五季”(有人说这不对,应该是四季,是的,是春夏秋冬四季,但中医和五行理论中,还分出了一个“长夏”,成为五季),把颜色分为“五色”,把声音分为“五音”等等等等。而在“五音”中,有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这样,金、肺、商就构成了一个组合,所以,一提到“商”,会让医者马上想到是人体的肺,所以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穴位,就起名为“少商”。
为什么要在“商”前面加一个“少”字呢?我查了半天资料,没找到相关的解释,只好说说我的看法:其一,肺虽在经络中为“手太阴肺经”,但在《黄帝内经》中将它作为“阳中之少阴”,而这个穴又是此经的“井穴”,是水刚刚涌出地表,“少”与“小”的意思相通。其二,阴经的“井穴”在五行的属性中为“木”,又称为阴木(木有阳木,也有阴木,如果用树来比喻,阳木是参天大树,而阴木是小树枝),这也符合“少”之义。这里顺便说一句,此穴“木”的属性让人看到此穴便知道,这个穴位不仅能够治疗肺的毛病,还能调节肝的问题,因为从大的属性上说,肝属木,所以“少商”这两个字就已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只是分析一个“少商”穴,如果把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五俞穴依五行属性总体上来看,更有意思。比如合穴,在五脏中,合穴的五行属性为“水”,于是出现了这些名称:
肺的合穴叫“尺泽”,
心的合穴叫“曲泽”,
肝的合穴叫“曲泉”,
脾的合穴叫“阴陵泉”,
肾的合穴叫“阴谷”。
除了“阴谷”我还没搞清含义外,其他四个穴位的名字中都含有“泽”、“泉”,这就明确告诉你此穴都与水有关系,而这几条经的合穴属性就是“水”。如果再进一步引伸的话,这些穴位肯定可以治疗肾和膀胱有关系的疾患(因为肾和膀胱属水),你说神奇不神奇?
光看这几个穴位名就让人“横看成岭竖成峰”,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这个时候你再返回头去看看周汝昌和梁漱溟先生说的话,会不会有同感?
以上这些是我在读书过程中一点小小的体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写在这里,也算是一种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