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8/06
- 帖子
- 2826
- 获得点赞
- 141
- 声望
- 48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第一本理法方药齐备的医学巨著,也是我国古代医学文明和医药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了一棵举世瞩目的摩天大树,成功的庇护着这片辽阔的土地以及更广阔的土地上的一切生机。是千百年来中国医学一直难以突破和超越的一本旷世奇书。与《黄帝内经》相辅相成,拯救着我国广大民众和更广大的人类。这是世界医学史上引以自豪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然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部旷世奇书饱经沧桑,现存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未必是张仲景的原本了。仲景写成此书后,天下三分,经过长达60年的三国奋战,原著早已掩埋在历史的炮火里。王叔和少年时在荆州避难,此时张仲景为长沙太守,二人或许是忘年交,但至于是否有师徒关系,无法证实。但仲景之书,在饱经沧桑之后的重出江湖,又不能不归功于王叔和。但《伤寒杂病论》也就从此不再完整了。自宋始,太医局整理古代医籍,重新校订伤寒论,同时又发现了另一本《玉函经》,之中有不少方剂与伤寒论类似,于是人们大胆推测,这就是张仲景的遗珠——杂病部分。
目前来看,王叔和辑录的《伤寒论》,可能是仲景著作的最早传世珍本,史称王本或晋本。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收录了大量仲景遗著条文,史称唐本或孙本。
宋代太医局林艺等校订的《伤寒论》,史称宋本或林本。
明代赵开美复刻《仲景全书》,是为赵本或明本。
清代吴谦编纂《医宗金鉴》时,对《仲景全书》进行了重订,是为金鉴本或清本。
本书在日本也有传本,有康平本、康治本等。
后来又发现桂林古本(白云阁藏本),其中,桂林古本又分为罗哲初手抄本,黄竹斋木刻本,湘古本(长沙古本)、涪古本(四川古本)等。
不知还有哪些版本,欢迎各位赐教。
然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部旷世奇书饱经沧桑,现存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未必是张仲景的原本了。仲景写成此书后,天下三分,经过长达60年的三国奋战,原著早已掩埋在历史的炮火里。王叔和少年时在荆州避难,此时张仲景为长沙太守,二人或许是忘年交,但至于是否有师徒关系,无法证实。但仲景之书,在饱经沧桑之后的重出江湖,又不能不归功于王叔和。但《伤寒杂病论》也就从此不再完整了。自宋始,太医局整理古代医籍,重新校订伤寒论,同时又发现了另一本《玉函经》,之中有不少方剂与伤寒论类似,于是人们大胆推测,这就是张仲景的遗珠——杂病部分。
目前来看,王叔和辑录的《伤寒论》,可能是仲景著作的最早传世珍本,史称王本或晋本。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收录了大量仲景遗著条文,史称唐本或孙本。
宋代太医局林艺等校订的《伤寒论》,史称宋本或林本。
明代赵开美复刻《仲景全书》,是为赵本或明本。
清代吴谦编纂《医宗金鉴》时,对《仲景全书》进行了重订,是为金鉴本或清本。
本书在日本也有传本,有康平本、康治本等。
后来又发现桂林古本(白云阁藏本),其中,桂林古本又分为罗哲初手抄本,黄竹斋木刻本,湘古本(长沙古本)、涪古本(四川古本)等。
不知还有哪些版本,欢迎各位赐教。
附件
-
22.5 KB 查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