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卫生宝鉴》:罗谦甫阴气有余多汗身寒治验

三先生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08/12/01
帖子
3157
获得点赞
214
声望
63
真定府武德卿,年四十六岁。至元丙子三月间,因忧思劳役,饮食失节得病:肢体冷,口鼻气亦凉,额上冷汗出,时发昏愦,六脉如蛛丝。

一医作风证,欲以宣风散下之。予因思钱氏小儿论制宣风散,谓小儿内伤脾胃,或吐或泻,久则风邪陷入胃中而作飧泄。散中有结,恐传慢惊,以宣风散导去风邪。《内经》云:久风为飧泄。正此谓也。今德卿形证,乃阴盛阳虚,苦寒之剂,非所宜也。《内经》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又《阴阳应象论》云: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而厥。《调经篇》亦云:阴盛生内寒。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故寒中。东垣解云:此脾胃不足,劳役形体,中焦营气受病,末传寒中,惟宜补阳。

遂以理中汤加黑附子,每服五钱,多用葱白煎羊肉汤,取清汁一大盏,调服之。至夕四肢渐温,汗出少,夜深再服。翌日精神出,六脉生,数服而愈。

尝记李思顺云:证者证也。病状于中,证形于外。凡学医道,不看《内经》,不求病源,妄意病证,又执其方,此皆背本趣(趋)末之务。其误多矣,宜慎思之。
 
李思顺是个搞篆刻的,讲的话比专业的还专业,貌似这种外行有见地,内行反糊涂的情况现在也有,嘿嘿
他说的意思是:
症状是病的证据
人体里面生病了,外面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
医生就是把见到的这些外在症状病状作为依据,来判断病的来龙去脉,现下状况如何的
咋去判断(专业的话叫辩证),就要看医生的专业水平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