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小白1232002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17 帖子 7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2014/03/06 #1 最近在看千金药方诸风篇,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在治疗中风的时候主要用的是风药,如麻黄,桂枝,葛根,独活,附子,干姜,这些药,他们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fubabazyg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8/06 帖子 2826 获得点赞 145 声望 48 2014/03/07 #3 千金方中很多理论与伤寒论一脉相承。用药理论,可参考《神农本草经》
刘国栋 不私聊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12/15 帖子 2857 获得点赞 869 声望 113 年龄 46 所在地 辽宁大连 2014/03/07 #5 从风药的本质来看,刺激胃肠蠕动,促进吸收,强心。 唐朝的生产力,社会分工,社会阶层分化都不如明清,更不如现在,膏粱尊荣不多,理学还不发达,规矩少,两级分化不大,劳心费神不多。而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这些都加剧了。 现代人,风药的应用少了,温散的更加剧了神的亢,精的亏,所以量尽量得少吧。
从风药的本质来看,刺激胃肠蠕动,促进吸收,强心。 唐朝的生产力,社会分工,社会阶层分化都不如明清,更不如现在,膏粱尊荣不多,理学还不发达,规矩少,两级分化不大,劳心费神不多。而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这些都加剧了。 现代人,风药的应用少了,温散的更加剧了神的亢,精的亏,所以量尽量得少吧。
心之练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1/20 帖子 183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51 2014/03/07 #7 刘国栋 说: 从风药的本质来看,刺激胃肠蠕动,促进吸收,强心。 唐朝的生产力,社会分工,社会阶层分化都不如明清,更 点击展开... 合理配伍不会出现的,
kabask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7 帖子 209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年龄 39 2014/03/07 #8 刘国栋 说: 从风药的本质来看,刺激胃肠蠕动,促进吸收,强心。 唐朝的生产力,社会分工,社会阶层分化都不如明清,更 点击展开... 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怎么来的?
小 小医大道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6 帖子 1538 获得点赞 17 声望 38 2014/03/07 #9 当时对中风的认识是气血衰少,风邪入中,而成中风。所以治疗也从此。 明清时认识到阴虚阳亢动风也是中风的原因,所以有了镇肝熄风类方。
全都是自学的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09/23 帖子 1039 获得点赞 47 声望 48 年龄 40 2014/03/07 #10 什么叫风药?管中窥豹来的名字? 真是佩服现在的人,学问没做深,就敢自立门户了 药物的定性归经是有严格的内视与分析的,风药一词,简直就是拿人命来开玩笑。 有时间你们还是多看看书吧。这个帖子,实在是让我的看的无力辩驳。 无知到了极点,就已经无法讲道理了。
什么叫风药?管中窥豹来的名字? 真是佩服现在的人,学问没做深,就敢自立门户了 药物的定性归经是有严格的内视与分析的,风药一词,简直就是拿人命来开玩笑。 有时间你们还是多看看书吧。这个帖子,实在是让我的看的无力辩驳。 无知到了极点,就已经无法讲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