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还中医以简单

横笛数梅落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30
帖子
3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40
经常看到有些医师开药一开就是二三十味药,常见一些人久治不愈依旧不换思路,以及凭经验症状用药,对此在下有一些浅显意见,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给他人一些帮助。
都说中医难,中药烦,其实只要把握好分寸,中医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不被繁多的症状骗了,抓住病根仔细分析,反复推敲,一旦抓住本质,用药就算不够老道,也会见到一定的效果。
所以第一希望可以眼中症状化繁为简,分清主次虚实,自古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法,所以第一就要把症状化繁为简,有一双慧眼抓住主证,别给一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弄花眼,搞昏头。
第二希望治疗思路化繁为简,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一下解决所以症状,病不是一下得的,也不可能一下就治疗好,现在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医者一定要稳住自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做到心里有数下手有序。
第三希望用药化繁为简,古代名医经方用药大多数都不是很多,十来味药就已经很难驾驭了,二三十味药以上的药方,大多数是七拼八凑根据症状拼接出来的怪方,药物互相作用很复杂,一般医师很难把握驾驭,希望可以化繁为简,按阶段变换药方有理有序施治。
也希望诸位医师心思化繁为简,保持高尚的医德坚持职业操守,投入的把治病救人放下第一位,抛开个人情绪以及名利等繁杂的心思。
附:关于一些复杂难解之病症,补泻皆需,施治又补泻不得其法,用药举棋不定之时,不妨尝试四两拨千斤,引胜者入其灭处,五行相生相克,生灭各有其理,拿五行土木为例,肝气过胜,脾土虚弱,这时候大多数人会抑木扶土,曾经有些人用药不当,过犹不及,使得肝木郁而不舒,脾土厚重湿滞,在下愚见,不如养心安神,火旺土生,火为木所生,木气入火即入其灭处,不为祸也,此法对于现代神经官能症,情志易激,大便异常,肝气横逆反胃反酸呃逆,胸胁疼痛等有一定的效果,供大家参考,批判。
 
支持!中医药本是“简效廉”!
 
支持,一个药方超过了10味药都不是好方,这也是鄙人的一点浅见。
 
其实开药多是些时方派的作为,古医派经方派等还是守方的,中医下坡也是时方派造成的!自以为是。
 
经方大多是药味少,分量重。但经方中也有二十三味的鳖甲煎丸。
经方与时方其实本没有差别,不会用就有天壤之别了。真正的高手是无方胜有方。
 
看似简单非简单,简单的过程不简单。
 
支持,一个药方超过了10味药都不是好方,这也是鄙人的一点浅见。

李老师你好
好久都没有见你来发帖分享了
前段时间还想到你呢!
你现在在哪个国家行医呢?
 
诊断要以客观所见为主,四诊中望、闻、切是医生客观所得,应该作为主要依据,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而不是但凭问诊.
 
再说用药,只要认证精准,处方中无一味多余,也无一味欠缺,就上工境界,并不囿于几味药

说经典用药少的认识似有偏颇

侯氏黑散 风引汤 温经汤 鳖甲煎丸..不是经方?
 
窃以为不管经方时方,如能准确辨证,药味的多寡并不重要,殊不知患者要的是疗效。
 
前额发热疼痛一例

夏**,男,50岁。诉前额发热疼痛数月。
2013.11.21下午5:10求诊。
我问: 胃口也不怎么样吧?
病人答:嗯。常常烧心。
我问:大便情况?
病人答:正常。

遂:左脚中趾头三针,品字放血。
在放血过程中,血色黑、不畅。大约放了约10滴的样子,颜色有点点变化,出血变得畅通,继续放到血变而止。
从血色变化开始,让病人摸额头,活动头部,疼痛减轻逐渐消失 。但还有热感。随着出血畅通,发热感 也逐渐消失。

小小方:独活5海螵蛸2蓝根2连翘2蒲公英2瓜蒌仁2 为5日量。


读这样的病例,是觉得中医很简单,还是深不可测?o(∩_∩)o
 
除去生姜大枣,人参甘草之类,超过十味的方子,基本都是二百五的方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