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老妇病情基本稳定

心态平衡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8/11
帖子
156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57
通过以上三个帖子的讨论,很多同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此我非常感谢大家,也代表病人和家属谢谢大家的无私奉献,也许是我的语言表述不明,不能完整的把患者的病情一一表达出来,而引起各种争议,有点说真寒假热,有点说阳虚水泛,有点说热极耗阴以至阴阳两伤,病人由于一个多月的西医治疗高热不退,我支持后者,单单真寒假热,阳虚水泛从舌象好像不太支持。

由于年老体弱,加之下利不止,我很是担心,在输液(1 生理盐水250毫升加曲松钠4克加地米5毫克,2 糖盐50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30毫升加氯化钾10毫升,3 左氧0.2克100毫升三天,)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的四天调理后,今天病情终于基本稳定,家属要求停掉西药再中医治疗。

刻诊 体温血压正常,口干不饮 手足背肿触之凉,双腿紫斑稍减,汗出气喘,心烦胸闷,全腹部还有压痛,纳差,大便又秘,小便短少,舌还是红降而干燥,脉弦数。

辨证为 热极耗阴而至阴阳两伤,寒热错杂。

处方 麦冬30 生地20 白芍18 丹皮10 玄参30 竹叶8 当归10 川芎8 黄芪30 党参10 泽泻18 白术10 桂枝8 桑叶8 花粉10 玉竹10 附子6 生干姜8 炒麦芽30,灸甘草6 单位为克,三副,以观其变,由于本人才学浅薄,方子有点杂,望同仁文明交流指点,谢谢大家!

按 加玄参 麦冬 生地取增液汤之意养阴生津,清热润燥,加桑叶 党参 麦冬有勉强的清燥救肺汤之意,加茯苓 附子 生姜 白术,白芍取真武汤温阳利水之意,加茯苓党参附子甘草干姜取茯苓四逆汤除烦回阳之意,还有桂枝加黄芪汤的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之意,血瘀的桂枝茯苓丸之意等等。
 

“糖盐50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30毫升加氯化钾10毫升”,参麦注射液是中医药制剂,氯化钾是西医药制剂,两个合用到一组液里,咱总感觉不妥。
 
看样子地米用了很久了吧,现在辨证论治就很难了,还是辨病吧。
 
如此舌象,已经是气阴两虚,元气大亏了(不敢说是否还有中气下陷的嫌疑,如果不是有输液参麦救命,已经D了
 
“糖盐50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30毫升加氯化钾10毫升”,参麦注射液是中医药制剂,氯化钾是西医药制

没事的,医院心内科里常常使用的,关键是有需要
 
有点炙甘草汤影子
 
用地米多者,常常阴虚阳亢,辩证难度不是特别大

就是这个阴虚阳亢,误导人太多,治病求于本,用过激素后,本已经变了,舌脉证侯都不准。
 
个人见解:养阴生津,可不可以考虑用再加上食疗。冬瓜,西瓜,甘蔗榨汁,小量频饮,养阴清热。这样行不行?
 
杂多无用!用药需谨慎!找准最主要的先调理!一步步来吧!一口吃不下胖子!
 
本帖最后由 中医那些事 于 2014-4-2 22:42 编辑

口干不饮 手足背肿触之凉,双腿紫斑稍减,汗出气喘,心烦胸闷,全腹部还有压痛,纳差,大便又秘,小便短少,舌还是红降而干燥,脉弦数。

口干不饮,脉弦数!这值得注意。这是有饮邪的表现!
这病只滋阴是不行的,虚实寒热交错,不太好治!
当归(重)生地(重) 白芍(重)麦冬 焦三仙 茯苓 半夏 生姜 枳实 防己 生黄芪 葶苈子(轻) 椒目 大黄(轻)
参考吧
 
本帖最后由 阿孟 于 2014-4-3 13:57 编辑

这个病要用下法,病于阴,闭塞不通,可用巴豆涤荡脏腑。若没猜错,此必见脾脉,两关浮。
 
后退
顶部